陳芋汐掛著她剛剛在全運會女子10米跳台獲得的金牌,面對鏡頭時笑得有些複雜。 這枚金牌對她來說意義非凡,這是她職業生涯首次獲得全運會女子單人10米跳台冠軍,意味著她終於集齊了所有國內重要賽事的冠軍頭銜。 看台上,全紅嬋因為傷病沒有參加單人項目的比賽,但她為陳芋汐的每一次精彩表現鼓掌喝彩,兩個姑娘之間的情誼超越了賽場上的競爭。
跳水圈內的人都知道,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看到陳芋汐和全紅嬋同時出現在全運會的跳台賽場了。 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時,陳芋汐23歲,全紅嬋22歲,這個年齡在中國女子跳水10米台項目上堪稱「高齡」。 中國跳水隊歷史上,還沒有哪個女子10米台選手在超過20歲的年齡還能保持世界頂尖水平。
陳芋汐賽後只發了11個字:「水花冰涼,沖沖沖! 」這被解讀為她向洛杉磯奧運會發出的戰鬥宣言。 她距離個人職業生涯大滿貫只差一枚奧運會單人金牌,這個目標足以支撐她再奮鬥三年。 而全紅嬋則面臨著不同的處境,她已經是兩屆奧運會女子單人10米台冠軍,實現了該項目的大滿貫,對於下一屆奧運會的動力可能不如陳芋汐那麼強烈。
全紅嬋正在經歷女子跳水選手最艱難的「發育關」。 她的身高已經從1米4長到1米6,體重的增加直接影響動作完成質量。 內行人稱之為「壓不住秤」,外行人則直觀地看到水花變大了。 207C動作開始不穩,水花壓不住,去年世界盃甚至出現過「炸魚」現象。 身體抽條,重心變化,這幾乎是所有女子跳台選手的噩夢。
陳芋汐則已經度過了發育關的考驗。 21歲的她體型早已定型,動作穩得像機器。 在今年世界盃上,她的壓水花技術越來越精湛,裁判打分清一色9.5以上。 從技術層面看,陳芋汐確實更有可能出現在洛杉磯奧運會的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