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讀書人為父母守孝三年)
但「三年不立碑」的說法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這便是:一座墳墓,如果三年後仍沒有墓碑立起,就說明此家族已是子孫凋敝,再無人有能力進行祭奠追思,那這座墳墓也只剩下被遺忘和推平的命運了。
此外,即便一座墳墓最終立起了墓碑,也往往難逃「立碑不出三代人」的魔咒。
三代以後基本出了五服,第四代孫要麼難以維持對數代祖輩的祭祀,要麼由於親緣疏遠或子孫凋敝而最終放棄祭掃。
總之,一座墳能否獲得祭掃,三代之後就要看後人能力和意願了。
而中國人一直將土地看得甚為重要,一座無主之墳自然要給活人的生計讓路,隨著人口的逐年增多,開荒破土的情況越來越頻繁,遷墳推墳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常見了。
三、提倡火葬,土墳遷成聯排房
自1985年我國將火葬制度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之後,土葬的傳統漸漸被新式火葬所取代,喪葬的禮儀和規格也都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簡化。
國家提倡只保留骨灰、不留逝者遺體、不建墳墓,將逝者骨灰放在骨灰堂中供親屬進行憑弔,一切喪葬禮儀也多由殯儀館來予以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