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婚外感情,逃不出過分理想化
《風吹半夏》中有一個片段。
馮遇的婚姻維繫時,愛上了情人寶兒,對方體諒他的不容易,欣賞他的能力,每天哥哥來哥哥去。
一邊是自己沒多少感情的女強人髮妻,一邊是嬌小溫柔會疼人的寶兒,馮遇動搖了。
他認為寶兒才是自己的今生摯愛,願意為了寶兒放棄一切,事情敗露後,他直接同妻子離婚,娶了寶兒。
幸福的生活就此開始了嗎?
顯然不是,因為馮遇的「痛苦」才真正開始。
馮遇和自己的寶兒,談戀愛是一回事,過日子又是一回事,談戀愛的時候,馮遇覺得對方哪裡都好,可真的結婚後,馮遇卻發現對方缺點一大堆。
不顧公司的大局,只憑藉自己的喜怒就開除老員工;不顧馮遇的為難,在他離婚後不久就要辦婚宴;不顧馮遇的喜好,根本不願意和馮遇過安穩生活。
馮遇後悔了,但他已然沒有退路。
發現了嗎,這就是婚外感情存在的最大問題,即「兩個人都十分理想化」。
遇見喜歡的人時,我們都願意相信「有情飲水飽」,可喜不喜歡是一回事,能不能過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婚外感情之所以迷人,在於它是一段婚姻內不該誕生的產物。
在某一方婚姻的維繫期間,兩個人偷偷來往的過程,會增加這段感情的黏連度,兩個人沒有進入婚姻的現實,又會讓愛情多一點趣味性。
可一旦真的步入婚姻,理想化的濾鏡被打破,新鮮感消失後剩下的,只是滿地碎屑。
因為大多數婚姻的步調都相似,都是柴米油鹽,都有雞毛蒜皮的小事,看清這件事,才能看清婚外感情。
更何況,今生摯愛,本身就是一場騙局。
如何理解今生摯愛是騙局呢?
有過分手經歷的人都明白,失去心愛的人,是一段很痛苦的體驗。
但有過多次分手經歷的人也明白,失去心愛的人雖然痛苦,可自己仍舊會在以後遇見下一個心愛的人。
人們總以為,今生摯愛只有一個,尤其是第一次愛上一個人時,我們都會這樣想。
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愛情本身就是激素的作用,是某個人刺激到你的大腦,導致你分泌各種愛情激素,以此獲得墜入愛河的體驗。
關鍵的是:這個人,很難只有一個,而且你深愛一個人的感受,也有可能過期。
就像你16歲會心動的對象,也許到了28歲已經沒那麼喜歡,你前幾年喜歡這個人,之後又會變成另一個。
一夫一妻,一世一雙人,不是人類這種生物的本能,而是世俗給人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