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危機:商界「頂流」的黃昏時刻
「即便是千億身家,也敵不過歲月這把刀。」 據知情人士透露,李嘉誠近年飽受失眠、健忘困擾,日常行動需家人和助理貼身照料。儘管家族對外宣稱其「精神狀態穩定」,但某醫療團隊內部人員爆料稱,李嘉誠已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甚至需要藥物維持基礎代謝功能。
對比娛樂圈的「不老神話」:當71歲的成龍仍在片場飛檐走壁、68歲的周潤發堅持跑馬拉松時,李嘉誠的衰老軌跡顯得格外殘酷。這不禁讓人思考——財富能否真正對抗時間? 有網友犀利評論:「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健康,李超人這次『塌房』塌得徹底。」
二、家族繼承:豪門暗戰「錘實錘」
李嘉誠2018年宣布退休時,曾以「教科書級分家」登上熱搜。長子李澤鉅接管長和系商業帝國,次子李澤楷獲現金支持自主創業的分配方案,一度被贊為「最公平繼承模板」。然而某香港財經記者近日爆料:「李氏兄弟的『兄友弟恭』只是表象,兩人在新能源投資和海外資產布局上存在嚴重分歧。」
「創新型分家」背後的博弈:
1. 權力隔離術:通過設立4個離岸家族信託基金,李嘉誠將22家上市公司股權切割得明明白白,既防止兒子內鬥,又避免「人設崩塌」風險。
2. 第三代崛起信號:長孫李長根已在長江基建擔任要職,而李澤楷與梁洛施所生的三個兒子近期頻繁參與以色列科技項目考察,被解讀為「跨代際權力交接」的前兆。
橫向對比娛樂圈「富二代」:
• 何猷君借綜藝節目維持曝光度時,李家第三代已低調進入商界核心層。
• 霍啟剛跨界政壇的成功案例,或許給李嘉誠家族提供了「名望變現」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