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報記者們還不罷休,他們守在阮玲玉的住所外,日夜蹲守,只要她一露面,便是一陣閃光燈和連珠炮似的追問,讓她無處可逃。
在法庭上,張達民一臉得意,顛倒黑白,將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輪到阮玲玉時,她的辯解被淹沒在眾人的指責聲中。
儘管她試圖澄清事實,可輿論的天平早已傾斜,沒有人願意相信她的無辜。
就在阮玲玉陷入絕望之際,導演蔡楚生對她打開了一扇窗。
在拍攝《新女性》時,兩人朝夕相處,阮玲玉被蔡楚生的才華所吸引,蔡楚生也對阮玲玉的悲慘遭遇深感同情,兩顆心漸漸靠近,暗生情愫。
他們一起探討劇本,交流對電影藝術的見解,那段時間成了阮玲玉灰暗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然而,這段感情從一開始就註定充滿坎坷。蔡楚生已有家室,在那個封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年代,他不敢輕易邁出離婚那一步。
當阮玲玉與張達民、唐季珊的糾葛鬧得沸沸揚揚,輿論壓力如山般壓來時,蔡楚生退縮了。
他害怕自己的聲譽受損,害怕被捲入這場輿論風暴,最終選擇了逃避,離開了阮玲玉。
阮玲玉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她感到無比的孤獨和絕望。
她曾以為蔡楚生是她的救命稻草,能將她從這水深火熱的生活中解救出來,可現實卻給了她沉重一擊。
她看著蔡楚生離去的背影,淚水奪眶而出,心中滿是被背叛的痛苦。
1935 年 3 月 8 日,這個本該屬於阮玲玉的節日,卻成了她生命的終點。
那一天,她獨自在家,心裡萬念俱灰,拿出紙筆,寫下了兩封遺書,字字句句都在訴說她對命運的不公。
窗外,是依舊喧囂的上海灘,窗內,是她破碎的心和絕筆的信,她看著窗外,很平靜地吞下大量安眠藥,躺在床上,等待死亡的降臨。
此刻的她,眼神中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靈動,只有對男人和生活深深的絕望。
當唐季珊發現她時,一切都已經太晚,送往醫院的途中,阮玲玉的生命悄然消逝,年僅 25 歲。
她的死訊傳出,整個上海灘都陷入了悲痛之中。影迷們不敢相信,那個在銀幕上熠熠生輝的女神,就這樣離他們而去。
人們開始反思,究竟是什麼逼死了阮玲玉?
是張達民的無賴糾纏,是唐季珊的虛偽絕情,是蔡楚生的懦弱逃避,更是那吃人不吐骨頭的輿論。
在那個黑暗的時代,女性的命運如此脆弱,稍有不慎,便會被萬劫不復。
阮玲玉用她的生命,讓人們看到了輿論暴力的可怕,也看到了一個時代的悲哀。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