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謀反案牽扯麵甚廣,而且對大明政權產生著持續的影響,在1390年時,李善長就因為遭到家奴的舉報,因為他早先就知道胡惟庸謀反而知情不報,朱元璋認為,知情不報就是對於大明政權的不忠,而不忠不義之人必然要處死,所以李善長也因為胡惟庸案,致使全家70口全部被殺害。
朝堂之上的利益錯綜複雜,此時有心之人決定利用朱元璋的疑心,想要剷除異己,他們向朱元璋稟明陳德生前也參與了胡惟庸謀反案,雖然陳德此時已經去世了,但是對於自己政權十分看重的朱元璋也對於陳德的家人進行了清算。
陳德死後遭到了滅頂之災,他的家人也被滿門抄斬,可是朱元璋此時想起了陳德生前救他一命,因此給陳德家人保留了血脈,放過了陳德唯一的孫子。朱元璋大殺有功之臣,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因為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認為只有施行仁政,在文官的輔助下,才能夠管理好朝政,所以此時武官作用就很小了。
但是正是在朱元璋自以為可以有效地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下,才一步一步使得朱允炆繼位之後,發生了靖難之役,雖然這是王朝內部的爭權奪利,但是朱元璋一手摧毀了自己選定的繼承人,想來這一點,他是沒有想到的。在皇權面前,君王都是無情的,無法容忍臥榻之上有他人酣睡,所以歷朝歷代的君王手上都沾有無辜人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