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主持人病逝!友人悲痛曝:發病1小時就過世,享年49歲3症狀已經晚期

2025-08-10     管輝若     反饋
4/7


處於這個階段說明腫瘤體積小,膽管未被堵塞,膽汁還可以通過;同時癌細胞未侵犯膽囊壁上的神經和向外擴散,患者此時沒有疼痛的症狀。 一旦臨床症狀表現明顯時大多已經進入中晚期,這時主要表現為黃疸、腹部不適、畏寒、發熱、二便異常、出血傾向等。

黃疸:95%以上的肝外膽管癌患者都會出現黃疸,肝內膽管癌較少見。 中上段膽管癌可表現為進行性、無痛性黃疸,少數下段膽管癌和壺腹部癌可表現為波動性黃疸。 腹痛不適:部分晚期患者以及合併膽石症的患者,可出現肝區疼痛、中上腹痛不適等症狀。

畏寒、發熱:患者可合併膽道感染,感染細菌最常見為大腸桿菌、糞鏈球菌及厭氧性細菌。 內鏡和介入放射性檢查可誘發或加重膽道感染,出現右上腹疼痛、寒戰高熱、黃疸,甚至出現休克。

二便異常:大便灰白,呈白陶土色,尿色深黃,如濃茶。 出血傾向:如伴發凝血機制障礙,可表現為牙齦出血、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到了中晚期這一階段,腫瘤體積進一步增大,造成膽管堵塞,膽汁無法正常排出,從而出現黃疸,黃疸的出現進一步導致肝功能損傷。

膽管癌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癌組織跟機體搶奪營養,加上中晚期患者食物攝入不足,二者共同作用下會導致患者體重驟降,皮下組織減少,精神萎靡等惡病質的表現,這時要儘快通過肝膽外科核磁共振或CT來明確並進行手術干預,同時還需注意飲食。

哪些人群容易得膽管癌? 膽管癌並不是一種常見的腫瘤疾病,它在癌症患者中的比例不到2%,然而近幾年來其在全球的發病呈增多趨勢。

膽管癌的發病率在我國消化道腫瘤中居第5位,患病年齡多在50-70歲之間,男性略多於女性。 眾多研究表明,以下5類人群容易被膽管癌盯上,要引起重視: 有膽管結石既往史膽管結石患者中,約有5%-10%患有膽管癌,大約三分之一的膽管癌患者合併有膽管結石。

當膽管長時間受結石刺激時會導致上皮組織易發生增生,增生可能會誘發癌變。 有膽道寄生蟲既往史膽道寄生蟲患者也是膽管癌的高危人群,膽道蛔蟲、肝吸蟲、華支睪吸蟲等寄生蟲若長期在膽道內生長,可造成膽道感染,膽汁淤積,膽管纖維化和增生,久而久之引發膽管癌。

這類人群集中在沿海地區和東南亞地區。 有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既往史研究發現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可能是膽管癌的癌前病變。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是一種慢性膽汁淤積性疾病,淤積的膽汁反覆刺激膽管產生炎症和纖維化,可能導致多灶性膽管狹窄,是膽管癌的高危因素。

劉奇奇 • 52K次觀看
管輝若 • 10K次觀看
管輝若 • 2K次觀看
管輝若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K次觀看
舒黛葉 • 1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管輝若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0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管輝若 • 1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劉奇奇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
管輝若 • 29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管輝若 • 12K次觀看
管輝若 • 2K次觀看
管輝若 • 93K次觀看
管輝若 • 2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