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出身低微
三、經濟基礎的脆弱性
楚漢戰爭期間,劉邦有關中作為穩固後方,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項羽占據梁楚富庶之地。而韓信控制的齊地雖稱富饒,但歷經樂毅破齊、田單復國等戰亂,經濟基礎已大不如前。更關鍵的是,韓信缺乏像蕭何這樣的治國能臣。史料中未見其發展生產、鞏固後方的記載,反而有「襲齊歷下軍」時因酈食其遊說成功而欲止兵,顯示其戰略定力不足。若長期對峙,韓信的物資供應恐難以為繼。
四、人心向背的關鍵因素
秦末大亂後,天下思定。劉邦「約法三章」深得民心,項羽分封諸侯也維持了表面秩序。韓信若突然自立,在道義上實為「背主自立」,不僅喪失政治正當性,更可能引發諸侯聯合討伐。當時張良曾精準指出:「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這種普遍認知使韓信難以獲得其他勢力的真心歸附。即便短期割據成功,長期維持統治也面臨巨大合法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