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無論哪一方面,她都讓慈禧失望了。
靜芬也早就看清了自己的命運,只要慈禧還活著,她的「皇后」頭銜與光緒的「皇帝」頭銜,都不過是徒有虛名。
光緒管不到前朝,她也治理不了後宮。
別人眼中的她貴為一國之母,高高在上。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以後的人生,不過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孤寂罷了。
白天還好,她還能去給慈禧請安,逛逛園子,可到了晚上,宮門一關,陪著她的就只有漫長的黑夜。
靜芬性格懦弱,一點手段都沒有,一次,為了替她撐腰,慈禧杖責珍妃,讓她在一旁看著,可她卻被嚇得當場暈倒,一點魄力都沒有,慈禧當場就黑了臉。
因為得不到光緒的歡心,慈禧對她也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久而久之,對她也帶著一股厭惡,這樣一來,靜芬在宮裡的日子就更難熬了。
為了打發漫漫長夜,排解寂寞,養成了一個很尷尬的習慣,每天睡覺前都要嗑瓜子,還要數自己嗑了多少顆。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甄嬛傳》里的敬妃,因為太寂寞了,她每天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數著宮裡的磚塊,沒有人知道她心裡有多苦。
晚年的靜芬因為瓜子嗑多了,不僅牙齒是黑黑的,還一口蛀牙。腸胃也因為瓜子嗑多了,出了問題,發展成了腸胃病。
光緒三十四年(1908),光緒與慈禧先後離世,按照慈禧太后的遺詔,皇位由溥儀即位,而靜芬被尊為隆裕皇太后,她也是清朝最後一位太后。
當時溥儀只有三歲,無法治理國政,所以便由隆裕皇太后垂簾聽政,攝政王載灃輔政。
一時間,她竟成了大清國權力最高的人。
兩個最討厭她的人也都沒了,權力也有了,按理說,隆裕的日子該舒心了,可時代早就變了。
大清國早就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皇室的威信和震懾力一落千丈,雖然變成了太后,但也只是一個名號罷了。
因為她身體不好,又要撫養溥儀,加上她確實沒什麼政治能力,料理朝政就顯得力不從心,載灃趁此機會架空了隆裕。
這還不算,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清國,更加變得虛弱,坍塌只是時間的問題。
1912年2月,在袁世凱的脅迫下,隆裕在退位詔書上蓋下印章,一代大清王朝,正式宣告壽終正寢。
自此,隆裕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她覺得自己是愛新覺羅家的罪人,是她的蓋章,一手葬送了祖宗的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