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吳三桂率領重兵鎮守在遼東,早已滿心憂愁。他的老上司洪承疇兵敗被擒,舅舅祖大壽也隨即投降清廷,那他該怎麼辦?
他控制的山海關,是大明阻斷清軍鐵蹄的最後保障,也是明清決戰的關鍵。
此時,吳三桂眉頭緊皺,看著面前兩封招安信,一封來自李自成,一封來自大清攝政王多爾袞。一時之間,吳三桂不知如何取捨。
祖祖輩輩受恩於明朝,吳三桂不想背離朝廷,但大明這座山倒塌之時,最先被砸死的會是自己。到那時候再考慮這片山河歸誰統治還有意義嗎?
他知道自己已經與清廷在遼東作戰多年,積累的仇怨多不勝數。
現在多爾袞想利用自己占領中原,可以許給自己各種好處,但是投靠之後,等自己沒有價值時,自己也不會有好下場,而且還得在史書上留下惡名。
吳三桂又想到李自成這裡,李自成農民出身,趁著清廷扣關,逐年做大。
前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消息傳來。李自成變得越來越狂妄,他竟任由手下拷打自己的父親,還欺負自己的侍妾陳圓圓。
吳三桂心想:即使李自成已經攻破北京,但終究得位不正,名不正言不順。更何況他現在居然敢捉了自己的家人威脅自己,那麼以後呢?怎麼選都不能選李自成!
既然誰都選不了,那就安安穩穩做自己的將領就行,至少有仗可打!
吳三桂思來想去,反正軍權不能丟,跟著李自成這群烏合之眾做個草寇,也只有早晚被清軍消滅的下場。
隨即他下定決心,開關引清軍進來。
之後,吳三桂向李自成表示願意議和投降,打算誘騙李自成談判。另一邊他又聯繫多爾袞,讓多爾袞抓緊趕來,合力剿滅李自成。
李自成自然沒想到吳三桂會坑自己,他天真地以為大家都是漢人,吳三桂不會向清軍妥協。
但當看到清軍時,他瞬間明白自己被騙,頓時火冒三丈,下令處死了吳家幾十口人,隨即逃出北京。
李自成的隊伍在吳三桂和清軍的圍剿下逃的逃、散的散,闖王最終身死。
顯然在面對權力與家人的時候,吳三桂選擇的是權力,任由家人在城中被磋磨。
其實當時在北京陷落後,有一個人同樣面對艱難的抉擇,他就是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
他又經歷了什麼呢?
朱由榔的幸運和無奈
其實崇禎在煤山上吊自殺之後,大明並沒有完全滅亡,各地出現了多個政權,被統稱為南明政權。
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鍵、紹武帝朱聿擙,他們如同曇花一現,在清軍的圍剿下,紛紛隕落。
而在北京城出生的朱由榔,隨父親就藩湖南衡州。
他本以為可以做一個富貴王公,卻沒想到,張獻忠攻破湖南,大哥、二哥也被農民軍殺死,他只能跟隨父親向南逃去,躲避農民軍的追擊。
在慌亂中,朱由榔走失,被張獻忠的手下俘虜,被關到了永州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