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譚嗣同遇害,高官父親為防兒媳悲痛自殺,用了一個「狠招」
1898年,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上,空氣中瀰漫著肅殺與血腥氣息。
人群簇擁而至,只為目睹那位拒絕逃亡、寧願以死喚醒國人的改革志士——譚嗣同。
這一年的這一天,他縱身赴死,卻也在歷史的扉頁上刻下了最濃烈的一筆。
在他生命終止的那一刻,他的父親譚繼洵遠在家中,卻早已淚流滿面。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人,她的世界瞬間坍塌,卻被一場「狠招」強行從死志中拉了回來。
她就是譚嗣同的妻子,李閏。
舊時約
李閏與譚嗣同,他們的緣分開始得極早,在那種「兒女之事由不得兒女」的年代裡。
世交之間以子女結親本是尋常事,若無情感基礎,日後大可各自為安。
但李閏與譚嗣同,卻是在這門命定的姻緣中,生出了世人難得的知己情深。
譚家與李家是湖南老鄉,兩位父親皆是清廷命官,住得近,交情厚。
彼時兩個年幼的孩童在家中院落里奔跑嬉戲,尚不知「婚約」為何物,卻早已在彼此心裡留下。
李閏自小便不是那種人們常言的「美人胚子」。
她身材微胖,從不喜脂粉修飾,總是一副素麵朝天的模樣,可若真說她不美,那也未免太過膚淺。
她有雙沉靜如水的眼睛,目光落在任何人身上,都帶著一份天然的溫柔體貼。
她是父親李篁仙最寵愛的女兒,從小便在嚴謹的家學中長大,四書五經,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出得廳堂,進得書房,堪稱名門閨秀。
譚嗣同則是另一個模樣,他身形修長,目光中常帶炯炯的英氣,說話時鏗鏘有力,總讓人覺得這是個有擔當、有氣節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