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健康管理,是科學與自知的結合。
身體不是機器,它會累、會老、會出錯。
你得學會傾聽它的信號,而不是一味用「堅持」來壓制它的反抗。
有人說:「跑步不是錯,是跑錯了。」這話沒毛病。
運動是藥,但藥也得對症,得對量。
對中年人來說,鍛鍊前的評估比鍛鍊本身更重要。
尤其是過了四十歲這道坎,心腦血管的「地基」已經不是小時候那樣結實了。
如果你也天天跑,如果你也覺得自己「比同齡人年輕」,不妨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上一次體檢是什麼時候?
有沒有查血脂、心電圖、心臟彩超?
晨跑前有沒有測過血壓?
跑完有沒有過心悸、憋氣、胸口悶?
你跑步的配速,是科學安排的,還是憑感覺?
有沒有評估過自己是否適合高強度運動?
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沒考慮過,那你不是在鍛鍊,而是在賭博。
而賭注,是命。
運動不是不重要,而是更需要科學地來把握。
就像用刀做飯,刀是好工具,用得好能切菜,用不好就會傷手。
說到底,健康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知情決策。
你得知道自己的底子,懂得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節奏。
別讓「堅持」變成誤區,別讓「鍛鍊」成了催命符。
身體是自己的,保命也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