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父忍無可忍,在天津《大公報》上連登五天廣告,宣布與趙一荻斷絕父女關係,把她逐出趙氏宗祠。這件事在民國社交圈掀起了巨浪。
於是,才有了那句傳遍大江南北的詩「趙四風流朱五狂」。
風波席捲而來,趙家的臉面在上流圈裡幾乎掃地,指責的矛頭很快指向呂葆貞「教女無方」。
趙慶華遷怒於她,把她趕出了家門,呂葆貞沒有辯解,也沒有鬧。她搬去和三兒子同住,悄悄過起清靜的日子。
外界的流言蜚語,她都自己扛著,女兒偶爾來探望,她也從不埋怨,甚至在晚年,她還叮囑張學良:「你要善待她。」
她明白,女兒走的這條路,自己未必認同,但那是女兒自己的選擇,作為母親,她能做的,就是不讓這個家變成女兒的累贅。
如果把這幾代人的軌跡串起來,你會發現,這是一條有趣的鏈條:盛宣懷的女傭,嫁進盛宣懷下屬的家;她的女兒,又嫁給了民國最有名的少帥。
盛府的大宅門,趙府的高官圈,少帥的軍政舞台,這三種完全不同的世界,因為一個女人的命運而被連在了一起。
呂葆貞或許沒有想到,她當年走進盛家的那一步,會把自己帶到這麼遠的地方。
後來,大家提到呂葆貞,多半是因為趙一荻,但其實,她對家庭的托舉,同樣重要。
她的幾個孩子都成了才:有人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有人畢業於清華、復旦,有人成了飯店總經理,有人成了工程師,甚至,她的一個外孫女嫁給了建築大師貝聿銘。
一個母親最大的成就,或許不是自己有多出名,而是讓孩子們能在更好的起點上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