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水決戰示意。
後記
戰後,劉黑闥跑到了突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唐軍迅速平定河北及徐圓朗,「山東平,秦王歸」。
不久,劉黑闥再次捲土重來,擊殺了此前在虎牢關之戰中表現神勇的淮陽王李道玄,聲勢復振。
不過,誠如魏徵所預料,劉黑闥的死黨大多已被李世民消滅,剩下的人,多是因為懼怕問罪而追隨劉黑闥。
李建成(為獲得山東英雄之心,以與秦王抗衡,再次征討劉黑闥時,太子李建成挂帥)採納魏徵建議,攻心為上,迅速擊敗了劉黑闥。(當然,被後人黑得一匹的李建成,其用兵也頗有章法)
至此,大唐的統一大業,基本完成。
總論
平心而論,就戰術水平而言,劉黑闥不在秦王之下。
無論是在洺水城爭奪戰中,還是在劉黑闥襲擊李世勣的「圍點打援」中,李世民在戰術上都未占上風。最後,李世民靠著羅士信、尉遲恭的忠勇才化險為夷。
高手,貴在知己知彼。李世民沒有抬槓,非要和劉黑闥在戰術上「爭第一」。他要的,是天下!
他始終遵循著自己的既定戰略,瞄準劉黑闥的軟肋,把握著戰局。
由於劉黑闥「起步晚,底子薄」,李世民不急求戰術上擊敗對手,親自拖住劉黑闥主力,限制其內線機動,使唐軍完成力量集結,將整體實力上的優勢集結到洺水戰場,贏得主動。
最終,李世民成功迫使對手在不利情況下渡河決戰,並以「築堰放水」的奇謀一舉取勝。
工作中,生活中,我們也難免遇到強悍的對手。他們訓練有素,做事頗有章法,很難對付。
此時,我們千萬不要置氣頂牛,非要在對手的強項上和他比個高下。
冷靜審視自己的優勢,洞察對手的弱點,清晰制定戰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唯一可能的取勝之道。
祝君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