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弟弟扶上皇位,卻被弟弟逼上絕路,皇室里哪有親情可言?
前言
公元前80年,長安城上演了一出王炸戲碼。
養了漢昭帝劉弗陵多年的親姐姐,鄂邑蓋長公主,被逼自盡。
下命令的,是她一手帶大的、年僅14歲的親弟弟。
沒有姐弟情深的臨終話別,只有一句冰冷的命令:
「念在撫育之恩,你自裁吧。」
一場持續數年的政治投資,最終以血本無歸收場。
那個曾經最溫暖的懷抱,怎麼就成了催命的符咒?
別急,這背後,站著一個想上位的軟飯男,一個想把六歲孫女送上皇后寶座的野心家,和一個操控一切的權臣。
這盤棋,從一開始,就不是姐弟倆在下。
1. 姐姐的恩情?一筆長線政治投資
劉弗陵這小子的命,從根上說,就透著一股子涼氣。
他爹漢武帝,英明神武了一輩子,老了卻成了個頂級PUA大師。
臨死前,為了讓他安穩接班,搞了一出「去母留子」的戲碼,把他親媽鉤弋夫人給咔嚓了。
理由是「主少母壯,必亂天下」。
你看,生在帝王家,親媽都可能成為你登上權力巔峰的「負資產」。
一個幾歲的娃娃,沒了媽,爹也快咽氣了。
這時候,誰來帶他?
鄂邑長公主,他唯一的親姐姐,粉墨登場。
她抱著這個孤苦無依的弟弟,噓寒問暖,既當姐又當媽。
感人嗎?
別天真了,朋友。
在權力的中心,任何溫情都可能是加了槓桿的投資。
長公主的「撫育之恩」,就是她在這場新舊權力交替中,下得最重的一筆原始股。
她投資的不是弟弟,是未來的皇帝。
劉弗陵登基,她順理成章地被封為「鄂邑蓋長公主」,地位尊崇,權傾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