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弟弟扶上皇位,卻被弟弟逼上絕路,皇室里哪有親情可言?

2025-08-22     花峰婉     反饋
3/3
上官桀

這老哥們兒的算盤打得更響,他想把自己年僅六歲的孫女,送進宮當皇后。

你想想,皇帝才十幾歲,皇后六歲,等他倆長大,上官家就是板上釘釘的外戚第一家。

這買賣,一本萬利。

上官桀先去找了親家霍光(他兒子娶了霍光的女兒),想讓霍光幫忙運作。

霍光眼皮都沒抬,直接一句「太小了」給懟了回去。

霍光心裡明鏡似的,外戚專權是他最忌憚的事,怎麼可能親手再扶植一個?

上官桀一看,此路不通,立馬調轉槍頭,找到了丁外人。

他對丁外人說:「兄弟,你幫我把孫女弄上後位,我保你封侯,咱倆互幫互助,豈不美哉?」

丁外人一聽,這不就是瞌睡遇上了枕頭嗎?

他倆一拍即合,立刻跑去跟長公主合計。

長公主手握「撫育之恩」的最終解釋權,只要她在小皇帝耳邊吹吹風,這事兒基本就成了。

於是,一場圍繞著皇后之位的赤裸交易就這麼達成了。

六歲的上官氏,稀里糊塗地穿上嫁衣,成了大漢的皇后。

她可能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知道自己成了世界上最昂貴的交易品。

上官桀、丁外人、長公主,三個人在權力的牌桌上,打出了一張自以為的王炸。

可他們忘了,這牌桌上,還有個從不看牌面、只管掀桌子的莊家——霍光。

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

4. 掀翻牌桌:一場要命的政治豪賭

上官皇后一上位,上官桀和丁外人就急著找霍光兌現承諾。

「霍大將軍,你看,事兒也辦了,丁外人封侯的事……」

霍光的回應,還是那個字:滾。

他壓根就沒把這幫人放在眼裡。在他看來,這群投機分子是在動搖他一手建立的權力平衡。

他要的是一個絕對聽話的朝廷,不是一個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的爛攤子。

屢次碰壁後,長公主這個聯盟終於明白了。

想在霍光制定的規則里玩,他們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怎麼辦?

掀桌子!

他們的密謀,從「弄個侯爵」迅速升級為「幹掉霍光,廢了皇帝」。

你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膽子,真是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他們偽造了一封燕王劉旦(漢昭帝的哥哥)的信,羅列霍光的「罪狀」,想借皇帝的手除掉霍光。

可他們嚴重低估了兩件事:

第一,霍光在朝中的根基有多深。

第二,那個14歲的小皇帝,有多早熟。

劉弗陵看完信,壓根沒信,反而把送信的人扣了。

他心裡比誰都清楚,誰是真正維護他皇位的人。

眼看陰謀敗露,這幫人徹底瘋了,準備直接搞暗殺,發動政變。

這已經是赤裸裸的謀反了,是政治豪賭的最後一把,押上了所有人的身家性命。

結果呢?

還沒等他們動手,消息就泄露了。霍光雷霆一擊,將上官桀、丁外人等人一網打盡,全部誅殺。

最後,只剩下了長公主。

劉弗陵坐在冰冷的王座上,看著這個曾經抱著他、哄他睡覺的姐姐。

他的眼神里,沒有了孺慕,只有帝王的決斷。

「念在撫育之恩,你自裁吧。」

這「恩情」,成了她最後的遮羞布,讓她可以死得體面一點,而不是像個囚犯一樣被公開處決。

長公主臨死前,求了最後一件事:放過她的孫女。

皇帝,同意了。

這是他回報「撫-育之恩」的最後一點殘渣。

結語

你看,這整件事,哪有什麼溫情可言?

從頭到尾,就是一場圍繞著「權力」這塊肥肉的爭奪戰。長公主的「恩情」是她的入場券,丁外人的「愛情」是她的槓桿,六歲的皇后是他們的交易籌碼。

只可惜,他們遇到了一個段位更高的玩家——霍光,和一個比他們想像中更冷酷的「親人」——漢昭帝。

最終,所有人都成了這場權力遊戲的燃料,燒得乾乾淨淨。

當一份恩情可以被量化成權力和利益時,它還算是恩情嗎?或者說,在絕對的利益面前,所謂的親情、恩情,到底值幾斤幾兩?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瞎聊」。

參考文獻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西漢)班固 著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西漢)班固 著

《漢書·卷七·昭帝紀第七》 (西漢)班固 著

《資治通鑑·卷第二十三·漢紀十五》 (北宋)司馬光 著
呂純弘 • 9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