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徐月華從不監測運動後的體感變化。有時運動完後會感到疲憊、頭暈、口渴,她卻常常歸結為年紀大了正常,反而更努力加大鍛鍊強度。殊不知,在腎小球濾過功能已減退的背景下,劇烈或不適當的運動會提升蛋白尿風險,使腎臟排泄系統負擔進一步上升。尤其是在糖尿病腎病階段,運動強度必須適度穩定,否則很容易讓原本維持平衡的代償系統瞬間崩塌。
第三個細節,是徐月華習慣性地將無油少鹽理解為完全低蛋白飲食,導致營養攝入結構失衡。
為了護腎,徐月華嚴格控制菜里的油和鹽,甚至連豆腐、雞蛋都極少碰,說是怕增加腎臟負擔。她常年以藕粉、玉米糊、青菜粥為主食,午餐一碗稀飯配腌黃瓜、晚飯一碟拌藕節。雖然清淡,但幾乎沒有優質蛋白攝入。徐月華以為吃得乾淨就是對腎臟的最大保護,卻不知這類低蛋白且低能量的飲食模式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導致體內白蛋白下降、肌肉流失、免疫功能下降,使腎病進展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