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原生家庭幸福,嚮往婚姻的男生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作:「鄰里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同一個社區、家庭中的組成成員,往往會有相似的特點,這是潛移默化造成的影響。
好比在美國,當一個人進入犯罪率高的社區後,自身的犯罪率也會提高。
這便是「鄰里效應」的作用,簡單來說,「鄰里效應」是指「地方社會環境的特點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方式。」
而一個人戀愛觀念的形成,往往也受到「鄰里效應」的影響,可以說,一個人會愛伴侶多久,很多時候與父母的感情狀態有關。
倘若父母某一方不懂得負責,在夫妻之間有沖突時只會冷戰,孩子往往也會採取冷戰的方式與伴侶解決矛盾。
包括父母輕易失婚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極為深遠。
可能當孩子結婚後,婚姻一旦不幸福,就會覺得失婚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自己父母親也是這樣才解決問題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想要判斷一個人能愛自己多久,不妨從對方的原生家庭分析。
這不是說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一定不懂得對感情負責,只是在說,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較有可能不懂得負責。
尤其是對婚姻沒有嚮往,提起父母的感情就覺得心煩的男生,很難在自己的感情里,對伴侶負責。
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已經形成了婚姻就是麻煩的認知。
這樣一來,一旦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了另一個人,自己成了原本的父親,就會導致他們厭煩原本的母親,哪怕自己知道不該如此。
反而是那些雖然原生家庭不幸福,但對婚姻仍舊充滿嚮往的人,他們對婚姻的嚮往,代表他們想要負責的決心。
所以,判斷一個人能愛自己多久,可以從對方的原生家庭入手,但也不能忽略他們對同異性組建家庭的期待,這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