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原因讓人淚目

2024-04-20     花峰婉     反饋
1/3
古代女子「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原因讓人淚目

前言

我們是否曾在古裝劇中見過這樣的畫面——一個衣衫襤褸的女子,跪在集市邊,身旁立著寫著「賣身葬父」四個大字的木牌,臉上滿是無奈與心酸。

那樣的畫面,是否讓我們感到不解和莫名其妙?她的父親剛去世,為何不自己找處地方埋葬,非要出賣身體來換取安葬費用?這一現象的背後,其實充滿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種種無奈與殘酷。

我們是否想過,這種「賣身葬父」的選擇,滿載的是對父母孝心的體現,還是社會規則的無奈抉擇?

中國古代社會重視"百善孝為先"

在中國古代社會,孝道被視為社會倫理的基石。儒家文化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重與孝順,這被看作為道德的基礎。父母去世後,子女有義務為其舉辦體面的葬禮,以確保他們來世得到安息。

所以當一個家境貧苦的女子,在父親去世後選擇「賣身葬父」,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也被視為對父母終極孝順的體現。社會上也會對她們的行為表示同情與諒解。

然而,我們是否想過,在那樣的選擇背後,隱藏的是怎樣的絕望與無奈?那僅僅是為了孝順而做出的選擇嗎?

當時的土地制度決定普通人無埋葬權利

在中國封建社會,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土地要麼屬於皇室國庫,要麼屬於地主階級。而普通農民是沒有土地所有權的,他們經營的土地必須向國家或地主交租。

在這樣的背景下,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權力隨意選擇墓地來埋葬親人。未經允許私自挖坑或埋人,不僅違反法律,還會被視為對統治階級的不敬。

所以,即使父親剛去世,一般百姓也很難找到合法的墓地來安葬。尤其是女性,在當時極度匱乏的經濟地位下,要為父親尋得葬身之地,簡直是難上加難。
1/3
下一頁
奚芝厚 • 138K次觀看
舒黛葉 • 28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福寶寶 • 46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