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打回去,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免不了與玩伴之間發生矛盾。特別是性格較弱的孩子,很容易在小團體中成為被欺負的對象。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氣憤,甚至直接教孩子打出去。那麼,這種做法真的對孩子好嗎?
01
鄰居家的孩子小彤曾經歷過一段被同學欺負的日子。起初,小彤回家後經常哭泣,但什麼也不肯說。
幾天後,鄰居發現孩子的衣服上有髒亂的痕跡,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小彤在放學路上被幾個孩子圍住打了,還被威脅不能告訴別人,否則後果更嚴重。
小彤說話時渾身發抖,這讓鄰居既心疼又憤怒,但她並沒有教孩子打回去。
鄰居並沒有選擇讓孩子打回去,而是採取了更冷靜的方式。
第二天,她悄悄跟在孩子身後,發現那些小孩來欺負小彤時,她立馬沖了上去,站在孩子身前,並嚴厲警告那些打人的小孩。
隨後,她聯繫了那些孩子的家長,一個個理論,讓對方家長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承諾教育好孩子。從那以後,那些打人的孩子就沒有這麼霸道了。
這個事例讓我們看到,家長的冷靜和智慧,能在保護孩子的同時,幫助解決問題。而錯誤的應對方式,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