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家族參與三藩之亂,為何沒有遭到康熙清算,反而顯赫到清末
三藩之亂前後持續了八年,給清朝的人口、經濟、軍事都造成了巨大打擊,是清朝建國之後爆發的最大一次危機。
由於這一事件的影響太過惡劣,所以康熙帝對參與叛亂之人的處罰手段,也是十分嚴厲的。
比如,早在叛亂之初,康熙帝就殺掉了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以及世子吳世霖。
等到三藩之亂平定後,康熙帝又殺掉吳應熊的其他兒子,並對吳三桂的其他親屬進行通緝,吳三桂的心腹部下也大多被處死。
吳三桂的一支後人雖然僥倖活了下來,但也只能蝸在貴州山區苟延殘喘,隱姓埋名二百多年,直到清朝滅亡才敢改回吳姓。
靖南王耿精忠的結局也很差,他雖然在三藩之亂後期投降清朝,還立下不少戰功,但依然被康熙帝處以凌遲之刑,子孫也被殺絕。
耿精忠在京城做人質的兩個弟弟耿昭忠、耿聚忠雖然活了下來,但都被罷黜官職,只能勉強在朝廷的供養下存活,耿氏家族徹底沒落。
奇怪的是,平南王尚可喜的大兒子尚之信也參加了三藩之亂,但事後只有尚之信被賜死,家族其他成員卻都未受到牽連。
並且,尚可喜的後裔當中,有七人與皇室聯姻,家族之中有多達140餘人在清朝擔任高官。
直到晚清時期,尚可喜的家族依然顯赫,他的九世孫依然活躍在朝堂,還曾出國考察過憲政。
那麼,尚可喜的家族為何能成為三藩之亂的倖存者呢?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