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寫一輪明月,李白蘇軾卻寫出了不同味道,而且都留下了千古佳句

2025-08-14     滿素荷     反饋
3/3
月兒移動,轉過了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生本就有悲歡離合,月兒常有圓缺,(想要人團圓時月亮正好也圓滿)這樣的好事自古就難以兩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都能平安健康長壽,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賞明月。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如同李白一樣,他也想登上月亮,不同於李白的無可奈何,他是有辦法的,那就是乘風而去。但他是怕的,害怕月宮太寒冷。詩人很會開解自己,那麼高冷的地方還是不去了,不如欣賞一下自己在月光下舞蹈的影子,還是人間最好。月缺月圓強求不得,只求親人健康平安,千里之外共賞此一輪明月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兄弟親人雖遠隔千里不能團圓,但蘇軾仍看得很開。蘇東坡就是有這個能力,無論何處何時都能發現美好,榮辱不驚,揮灑自如。

兩首詩,共寫一輪明月,李白留下了千古名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蘇軾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佳句千古流傳。其詩令人讀之難忘,其境讓人流連忘返,實在佩服之致!

朋友們讀罷,有何感想,敬請留言評論!
呂純弘 • 9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