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梳理一下西晉敗亡的全過程
265年十二月(266年2月)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即西晉。
西晉這個政權,就跟一個胎位不正、來歷不明的孩子一樣,從一誕生就備受爭議,且艱難成長著。
首先,它的母胎SOLO不正,西晉的江山不是他司馬炎,甚至不是他司馬炎的祖上打下來的,是他們司馬家強行霸占人家老曹家的。這就相當於不孕不育的司馬家,強行把人家曹魏的新生嬰兒抱了過來,然後幹掉人家的親生父母,硬說這孩子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關鍵是,這一切還是幾乎公開進行的,太自欺欺人了。
其次,它的歸屬權並不明確。皇位這個孩子是司馬家前兩代人共同串謀十幾年,才從老曹家搶過來的。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論是按勞分配還是按需分配,所有司馬家的奪權骨幹都應該有撫養這個孩子的資格和權力。至少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的後代都可以,而且按照貢獻值來說,司馬師的後代要更名正言順。可司馬炎偏偏捷足先登了,他和他弟弟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當兒子)關係就勢必尷尬起來。
然後,它的監護人序列有明顯短板。西晉建國後,第二代接班人司馬衷就智商不在線了,明顯不具備充當皇權監護人的能力。關鍵是,司馬炎還不得不選擇司馬衷為接班人,因為守規矩是維穩的前提,你司馬炎既然希望大家都守規矩,就必須帶頭守規矩,按照「立長立嫡」的老規矩,你就得立司馬衷為接班人,如果你不這麼做,大家就有理由和藉口來壞規矩。
最後,它的護理團隊有明顯裂縫。自古以來,君臣兩相宜,各司其職,這是一個政權穩定運行的基本前提。但是你司馬家其實是百官集團(士族集團)的帶頭大哥,而不是他們真正的老闆,他們也有想當老大的心思,只是暫時實力不允許而已。但不管他們實力會不會後來居上,你司馬家不得不防他們,博弈局中,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清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那些事。
基於這一腦殼疙瘩的亂局,司馬炎一輩子都在搞頭腦風暴,他就是一個裱糊匠,到處給他們司馬家四處漏風的權力大廈補窟窿。
司馬炎一生處心積慮,大抵是用了這麼幾個招數去緩解他們司馬家皇權的壓力和威脅:
第一、早早地確定了兒子司馬衷和孫子司馬遹的接班序列,相當於把權力交接序列做成死局,徹底斷了司馬攸和其他人的念想。然後寄希望他那個傻兒子能平安過渡,讓他那個乖孫子來振興家業和王綱。
第二、對司馬攸和賈充那樣的假想敵或者潛在威脅,不斷地打壓和架空。比如他就讓年紀輕輕的司馬攸早早地配享太廟,這樣就徹底坐實了你司馬攸的臣子身份,你以後要想當皇帝,得把先把自己從太廟功臣群中挪出來,相當打臉。對賈充這種位高權重的朝廷大佬,一方面極力拉攏,比如把賈充的女兒賈南風立為了太子妃;一方面又儘量邊緣化,用一些虛職供他養老,給待遇但不給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