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尋花問柳40年,體驗上百名j後,寫下大尺度日記至今仍受追捧

2025-08-19     花峰婉     反饋
4/4
王韜的《扶桑遊記》出版後,引發軒然大波。有人稱讚他「打破傳統桎梏」,有人指責他「道德淪喪」。就連他的朋友梁啟超也說:「王韜之風流,實為時代之痛。」

但王韜並不在乎。他曾在一封信里寫道:「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他認為,自己的風流軼事,恰恰反映了晚清知識分子的困境——他們既想救國圖存,又無法擺脫傳統價值觀的束縛。

逆天王韜的時代啟示

有趣的是,王韜的日記在21世紀意外走紅。2023年,一本名為《王韜:風月與思想》的暢銷書,把他的「百名妓」經歷包裝成「古代性學研究」,引發熱議。網友調侃:「原來古人也有『約會軟體』,只不過是個叫『煙花巷』的線下版本。」

今天的學者對王韜的評價兩極分化。有人認為他是「晚清啟蒙思想的先驅」,有人則覺得他「用風流掩蓋政治理想的失敗」。但不可否認的是,王韜的「雙面人生」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研究素材。

他的日記不僅是對青樓文化的記錄,更是一本「晚清社會的百科全書」。他在《艷史叢抄》中提到,上海青樓的收入遠超普通商人,這揭示了晚清經濟結構的複雜性。

耐人尋味的是,王韜的「風流」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他性格中的矛盾。他一邊批判清廷腐敗,一邊享受封建社會的「特權」;一邊主張男女平等,一邊把女性視為「靈感來源」。這種矛盾,或許正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縮影。

那假如王韜穿越到現代,他會是什麼樣的「網紅」?

他大概會是「知識型博主」+「生活家」的混合體。白天在B站講《論語》與西方哲學的碰撞,晚上在抖音直播「品酒論道」,背景音樂是古琴版《夜空中最亮的星》。他的微博話題#風流書生的日常#可能登上熱搜,引發「古代性文化」與「現代價值觀」的激烈討論。

當然,他也可能被「打假」。有網友翻出他的「百名妓」經歷,質疑他「虛榮心爆棚」,而另一派則高呼:「這才是真正的文人風骨!」

王韜的故事,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晚清社會的光怪陸離。他的「風流」是時代的產物,也是個人性格的體現。他用40年時間,把「煙花巷」變成「思想實驗室」,最終留下了一部「大尺度日記」。

如今,當我們翻開他的作品,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浪蕩書生」的生活,更是一個民族在變革中的掙扎與探索。這就是王韜留給後人最寶貴的遺產——在風月與思想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之路」。
呂純弘 • 9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