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婚姻:一個上門女婿的逆襲

2025-08-19     花峰婉     反饋
2/3
賀長齡

一個是省部級高官,一個是連秀才都不是的讀書人,賀長齡與左宗棠的身份相差太過懸殊。可是,賀長齡並沒有嫌棄左宗棠,而且熱情地接待了他,「以國士見待」。賀長齡家裡有很多藏書。其後在整整一年時間裡,左宗棠這個「頗好讀書」,但「苦貧乏,無買書資」的年輕人,經常到賀長齡家裡借書。

賀長齡已經是45歲的人了。他每次都不辭辛勞,親自登上樓梯幫左宗棠取書,爬上爬下。賀長齡還循循善誘地叮囑和勉勵左宗棠:「中國到處都缺乏人才,你可千萬不要因為貧窮,就隨便找一份工作,而把自己的終生大事給耽誤了。你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人才,將來前途坎坷。但是,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你都應該對自己抱有信心。你要記住,你是國家的棟樑,你將來的本事一定在我之上。」

後來,賀長齡離開長沙,回去繼續當官。臨行前,將左宗棠推薦給自己的弟弟——長沙城南書院山長賀熙齡。賀熙齡看出左宗棠確有獨特的見解,把他當作自己的關門弟子來培養。

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20歲。這一年8月,左宗棠來到省城長沙,參加3年一度的鄉試。意料之外,學富五車的左宗棠竟然落榜了。幸好這一年是道光皇帝五十大壽,朝廷按照慣例開了「恩科」。湖南巡撫吳榮光接到旨意後,從落榜的試卷里再挑選了6份出來。左宗棠的試卷排在第一名,因此被錄取為湖南省第十八名舉人。

【入贅周家】

成為舉人,並沒有從根本上改善左宗棠的家庭環境。家裡依然負債纍纍,要進京參加會試還得需要準備一大筆錢。同時,作為一名20歲的大齡青年,左宗棠又到了談婚論娶的時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那個年代,成家生子是比考取功名更緊要的事情。左宗棠到了20歲,還沒有結婚,在當地承擔著很大的壓力,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這對於自尊心極強的左宗棠來說,絕對不能忍受。

就在這時候,有人來「逼婚」了。湘潭大戶人家周系輿來信,催促左宗棠與他家的女兒周詒端成婚。原來,周系輿與左觀瀾是同窗,關係很好。他們很早就給左宗棠和周詒端訂了婚。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沒有問題,問題是,左宗棠拿不出錢來結婚。很明顯,周系輿家也考慮過這個棘手的問題。他們提出,由左宗棠入贅周家,做上門女婿。左宗棠迫於無奈之下,當年秋天,鄉試結束沒多久,左宗棠就在二哥左宗植的帶領下,來到湘潭周家,當了一名上門女婿。

左宗棠知道,周家在湘潭隱山東麓的紫山,蓋了一所占地近1萬平方米的大院,取名「桂在堂」。桂在堂青磚小瓦,三進五開,有48個天井,規模宏大,設計精巧,氣派不凡。周家祖輩做過戶部侍郎、禮部左侍郎,屬於名門望族。總而言之,周家家道殷實,是方圓百里內千里挑一的大戶人家。

左宗棠所擔心的是,入贅周家後,他這個上門女婿會處處受到排斥和白眼嗎?事實證明,左宗棠的擔心是多餘的。多年以後回憶往事時,左宗棠終於明白,到周家做上門女婿,是他這輩子作出的最正確決定之一。

左宗棠的岳父叫周系輿,岳母叫王慈雲。他們的寬厚仁慈,讓左宗棠感動不已。岳母堅信女婿只是暫時陷入困境,遲早有一天會出人頭地。所以盡力支持左宗棠讀書,不讓他干農活。她還經常告訴自己的女兒,要成為左宗棠的賢內助。她在辭世時,一再叮囑女兒,一定要對丈夫言聽計從。

周詒端跟左宗棠同齡,按照史書的說法,「知書達理,性情賢淑,容貌端莊」,不管是才華、性格還是容貌,都相當不俗。重要的是,對丈夫左宗棠照料得體貼入微。結婚後,左宗棠一邊要準備進京參加會試,一邊要到醴陵縣淥江書院教書。周詒端悄悄給丈夫做了一個枕頭,帶在身邊。上面繡的是《漁村夕照圖》,還配了一首自作的七絕:

「小網輕舠系綠煙,瀟湘暮景個中傳。君如鄉夢依稀候,應喜家山在眼前。」

妻子是在提醒丈夫,桂在堂是自己的家,千萬不要有寄人籬下的感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每孤枕難眠之際,左宗棠看到這首七絕,心裡便充滿溫暖,好像妻子就站在面前,笑盈盈地看著他。

左宗棠的岳母、妻子以及妻妹等人,都是能詩善文的「女詩人」。周詒端博通經史,長於吟詠,經常與左宗棠一起鑽研學問、談經論史、唱和詩詞。後來,左宗棠經常回憶起那種夫唱婦和的溫馨場景:「常時斂衽危坐,讀經史,香爐茗碗,意度悠然。每與談史,遇有未審,夫人隨取架上某函某卷視余,十得八九。」

【深情厚誼】

道光十三年(1833),左宗棠第一次進京參加會試。

進京得要一大筆錢作盤纏。左宗棠是沒有什麼錢的,周詒端拿出陪嫁的100多兩銀子,給丈夫作為路費。可是,左宗棠在出發赴京前回家一趟,見到大姐一家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時,擅作主張,將這100多兩銀子全部送給大姐。周詒端知道這件事後,沒有沖丈夫發脾氣,而是找親戚借了100多兩銀子,交到他手上。

左宗棠來到京城,見識了大都市的繁華,並結交了好朋友胡林翼。會試期間,寫了《燕台雜感》八章,一抒胸懷,寄回家中。妻子收到信後,立即寫了兩首《得外都中書卻寄》,慰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丈夫:「虞卿尚有居窮樂,龐統知非作令才。」「信有詩書能自樂,為知時命更無求。」打開信件的那一刻,左宗棠的心一定是暖暖的。

不料,會試開榜後,左宗棠竟然名落孫山,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了桂在堂。更加尷尬的是,此後左宗棠連續兩次參加兩次會試,均鎩羽而歸。

不僅如此,結婚後,周詒端接二連三地生了3個女兒。在古代,兒子承擔著傳宗接代的重任。沒有兒子就意味著「斷子絕孫」。這樣一來,周圍的閒言閒語就多了起來。有好事者還編排了一首順口溜來諷刺左宗棠:「桂在堂,討個郎,呷掉一倉谷,睡爛一張床。」意思是左宗棠好吃懶做,什麼用都沒有。

會試失敗和沒有子嗣,這雙重打擊讓左宗棠備受煎熬,度日如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左宗棠29歲。他在自題小像中寫了這樣幾句話:「九年寄眷住湘潭,廡下棲遲贅客慚。余居婦家,恥不能自食。」為了避免「吃軟飯」的嫌疑,左宗棠對妻子提出,要搬出桂在堂,在偏房西屋裡獨自開伙——這純屬自欺欺人,這種行為絲毫改變不了他做上門女婿的事實。

周詒端倒是很理解左宗棠的舉動,也跟著搬到了西屋,照料他的起居住行。左宗棠很高興,寫出了一副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隨後,鄭重其事地張貼在西屋牆壁上。現在,這副對聯還保存在桂在堂。

在清朝,參加會試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對於會試屢試屢敗的問題,周詒端從不埋怨丈夫耗費了大量錢財,堅定地支持他繼續溫習功課,準備下一輪考試。到後來,反而是左宗棠自己看透了科舉考試的本質,不想將寶貴的時間、精力投入其間,表示不再參加會試。

周詒端作詩來慰勉他:「軒軒眉宇孤霞舉,矯矯精神海鶴翔。蠖屈幾曾舒素志,鳳鳴應欲起朝陽。清時賢俊無遺逸,此日溪山好退藏。樹藝養蠶皆遠略,由來王道重農桑。」

對於只生女兒不生兒子的問題,周詒端全部歸咎在自己身上。她在感到愧疚之餘,極力勸說左宗棠將她的丫環張茹納為小妾。左宗棠是一個知書識禮的讀書人,怎麼會做這種事情呢?媳婦反覆勸說,還將岳父周系輿請來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後,左宗棠拗不過他們,只好答應了。結果,張茹過門沒多久,周詒端就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左宗棠的長子左孝威。張茹的肚皮也很爭氣,一口氣給左宗棠生了3個兒子和1個女兒。

按照傳統,上門女婿生的子女,一律跟母親姓。周詒端沒有這樣做,讓所有子女都隨左宗棠姓左。

【左公柳莊】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的功夫,左宗棠竟然在桂在堂居住了11年。11年間,左宗棠應湖南巡撫吳榮光之邀,在醴陵縣淥江書院主持教學,領取了一份不菲的俸祿。幾年下來,居然積攢了幾百兩銀子。

道光二十三年(1843),左宗棠在妻子的支持下,用這筆銀子在老家柳家沖買了70畝田,建了一座占地4.29畝、有48間房屋的磚木住宅。左宗棠喜歡柳樹,在住宅周邊栽種了許多柳樹,因此命名為「柳莊」。30多年後,左宗棠在西征新疆時,沿途種下了許多柳樹。這些柳樹人們稱為「左公柳」。
呂純弘 • 9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5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