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守住「生活圈」,不把帶娃當「全部人生」
有一些老人,為了托舉兒女,甘願犧牲自己的晚年生活,竭盡全力幫著年輕人帶娃。
甚至到最後,就連自己的興趣愛好、社交活動,都一併放棄。
可問題是,越是如此,越容易積攢苦悶和委屈,也越難以獲得兒女的感恩。
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
當老人把全部心力都綁在孩子身上,默默無聞的充當「免費保姆」的角色,年輕人就越會覺得你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甚至有時但凡出現一丁點的問題,還會引起兒女的埋怨和指責。
而對於老人來說,也很容易因為自己的付出被無視,出現心理失衡的現象。
到最後,就會因出力不討好的結局,而徒增煩惱和怨懟。
可若是老人在帶娃過程中,仍然能夠保留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比如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社交圈。
那麼不單單能持續獲得幸福感,而且更能獲得兒女的尊重與感激。
因為給兒女留一點空檔和機會,讓他們切身體驗帶娃的辛苦,才能感同身受你的不易。
從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才能學會珍惜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