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引發爭議的是其刻意保留出軌痕跡的行為——每次與其他男性發生關係後,拒絕清潔身體直接與男友接觸,意圖造成「間接接觸報復」。
心理專家剖析報復型人格
精神科醫師李明翰分析,此案例呈現典型「報復型偏執」特徵:
創傷放大機制:將單次事件升級為人格否定 延時報復快感:通過長期布局獲取心理補償 關係污染行為:故意製造多重傷害鏈
日本早稻田大學情感研究團隊指出,類似「三年報復周期」的案例在東亞地區呈上升趨勢。2023年韓國婚戀調查顯示,18%受訪者承認曾策劃超過一年的情感報復,較五年前增長7倍。
輿論風暴中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