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婉歸鶴完整後續

2025-09-10     游啊游     反饋
2/3
後來,便與謝懷硯一同到了嶺南。

我漫無目的在街上走,倏然,看到街上的船鋪。

我心下意動,便向掌柜買了十日後去往嶺南的船票。

掌柜開口:

「姑娘一個人去那麼遠的地方?」

我點頭,輕聲道:

「那是我的家鄉。」

儘管生在京城,卻對這裡陌生。

嶺南七年,那裡或許是我的歸宿。

不知何時,又落了雨。

我捏著船票,躲在屋檐下。

十日後,是謝懷硯與江姑娘成親的日子。

我無意打擾。

「婉娘,過來。」

我抬起頭,謝懷硯撐著傘看向我:

「婉娘,這次我接你回家。」

我下意識藏起船票。

謝懷硯大步跨向我,隨意問道:

「你在藏些什麼?」

他並不在意,轉頭道:

「看到我與映雪,吃醋了?

「她嬌生慣養,也與她弟弟不同,你不必放在心上。」

我噢了一聲,將身後的船票藏得更加嚴實。

油紙傘遮去風雨。

我只是心上有一點點疼。

「待映雪進門之後,便抬你做平妻可好?

「雖只有名分上的不同,但我待你,是最好的。」

謝懷硯垂下鳳眼,如往常親昵般捏了捏我的臉:

「你如此不爭不搶,是不是心上沒有我?」

我抬起頭看向對方,神情認真:

「阿硯,我心上有你。」

只是,和你在一起,我總是心痛。

我不想讓自己再痛,便只能離開了。

7

謝府張燈結彩,我看著如火一般的紅色,有些難過。

那日回到謝府,我便病了。

郎中說是舊疾復發,又感染風寒。

我努力喝藥,可不能去往嶺南的時候還病著。

一開始,謝懷硯在床側守著我:

「是我的錯,我竟忘記了你的腿疾。」

我垂下眼帘,是阿硯事情太多,忘記我了。

後來,江姑娘侍女來報:

「世子,我家姑娘感染風寒,不肯喝藥,還請世子去江府一趟。」

謝懷硯手中端著我的藥碗,隨即放下,匆匆離開:

「婉娘,映雪嬌弱,我去看望,只一會兒便回來。」

我點頭。

直到藥汁放涼,他也沒有回到我的別院。

我便吃一口蜜餞,悶一口藥汁。

真苦,我眼角沁出眼淚。

夜深露重時,有人敲響我的房門。

我撐起身子,一瘸一拐打開房門。

是我沒有想到的——江映雪。

江映雪撩起帷帽,面容張揚:

「清婉姑娘。」

我坐回桌前,倒了一盞茶:

「不知江姑娘來所為何事?」

江映雪看了看茶,放回原處:

「若我沒看錯,你瘸了腿?

「身有殘缺,毫無廉恥,那七年是你哄騙懷硯哥哥上了你的床?

「實在是配不上懷硯哥哥。」

我臉色煞白。

「我來只是想告訴你,不要再妄圖懷硯哥哥,他只能是我一個人的。

「你看,你在他身邊七年,還不如我的一句話。看你的臉色還在病中吧,但懷硯哥哥還是最在意我的。」

這些時日在謝府聽到的話比江姑娘的話更要難聽百倍。

許是不在意了,我開口:

「我知道,世子是最在意江姑娘的。

「既然江姑娘無事,便離開吧。」

江映雪看我的模樣,勾唇笑笑:

「你也不要想爭,若你安分,等我入府,還能賞你一口飯吃。」

江映雪趁著夜色離開。

我闔上門,揉揉作痛的腿。

夏日的嶺南蛇蟲多,初到嶺南,謝懷硯擋在我的面前,不知被何種蛇蟲咬了,危在旦夕。

郎中需要一枚草藥,可藥鋪沒有。

我冒著雨,記住書上草藥的模樣,上山去采。

山上泥濘,我將草藥包起來放在懷中,不小心踩滑,摔倒木枝上。

我一時不察,連忙趕回藥堂,煮藥熬藥,直到看到謝懷硯吃下,才隱隱約約覺得腿痛。

鮮血染紅我的衣衫。

謝懷硯的病好了,我卻發熱病倒了。

腿疾便是那時候落下的。

8

謝懷硯見我臉色蒼白,許是因為愧疚。

他買來許多新奇的小玩意,送到我的別院中。

「還有三日,我便與江映雪成婚,第二日,我便抬婉娘為平妻。」

我垂下眼,把玩著手中的蝴蝶簪子,輕笑:

「好。」

第二日,我便快要到嶺南了。

謝懷硯身為新郎官開始忙碌,便無暇顧及我了。

正巧,我落得自在,收拾著去往嶺南的包裹。

這支蝴蝶簪子,小巧可愛,要帶走嗎?

正巧婢女從窗外經過:

「世子對江姑娘可真好呀,鳳冠霞帔。

「據說江姑娘不喜歡匆匆趕製的蝴蝶簪子,世子便重新派人趕製——」

我看著桌上的蝴蝶簪子,在心底嘆了口氣。

最後的一絲希冀被撲滅。

我將簪子放回匣子中。

三日後,謝府喧囂聲震耳欲聾。

我背著包裹,隻身踏上去往嶺南的船隻。

「謝府成婚,真是熱鬧啊。」

「世子娶妻,尚書嫁女,誰人不說是天賜良緣。」

我聽著旁人的議論,心中一片平靜。

從此音塵各悄然,便不必相見了。

嶺南時,我與謝懷硯也曾「成婚」。

不過並不婚書,也無父母,只有拜堂。

原來成婚是如此熱鬧之事。

三書六禮,鳳冠霞帔,十里紅妝。

遠在謝府的謝懷硯心中異常不安,他身著紅衣,看著遠方的花轎,側身與小廝說:

「婉娘可在府中?」

小廝回道:

「世子爺,今日賓客迎來送往,清婉姑娘應是出門散心了。」

謝懷硯皺眉:

「還不去尋?」

話落,謝懷硯開口:

「算了,待拜完堂,我親自去尋。」

他安慰自己道,清婉從未離開過他。

若離開府中,不過是吃醋而已。

他哄一哄,便好了。

清婉離不開他,他也同樣離不開清婉。

只是京城繁華,他一時忘不掉青梅。

世家貴女,七年中只等他一人。

謝懷硯牽起剛剛落轎的江映雪。

也罷,成親後再彌補清婉,總是來得及的。

一旁的小廝心中腹誹:

世子爺到底是在乎清婉姑娘還是不在乎呢?

9

水路要比陸路快。

當初與謝懷硯跋山涉水才走到嶺南,這時只需三五日便抵達。

初夏,我背著包裹,下了船。

河岸處,一容貌俏麗的姑娘額前用碎發遮住,看到我後眉目舒展開來,她小跑到我身旁,拿過包裹,而後仔細打量:

「瘦了。」

姜稚魚是我在嶺南時的好友。

她開口:

「自從收到你的信,我便日日來碼頭等你,今日可算是盼來了。」

姜稚魚看向我的身後,發現沒有謝懷硯的身影。

便細細問過我的腿疾,又道:

「你瞧你的小臉,又瘦了。

「回家後,我做些滋補的吃食,你可要好好養著。」

我輕笑道:

「好。」

姜稚魚邀我到她院中去住,她遭婆母刁難,所幸夫君護著,我實在是不好叨擾。

有風吹過,我看著姜稚魚額角的髮絲被吹起,露出青紫的傷痕,眼底划過一絲心疼。

姜稚魚對上我的目光,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婆母嫌我無所出,夫君與婆母爭執間,婆母手中的針線砸的。

「我沒事,你不要擔心,頂多是叫婆母刁難。」

城中,我沒再回與謝懷硯在一起時的小院,而是用這些年積攢下來的銀子,在熱鬧的巷子中租下一處鋪子。

這些天,我忙著打掃鋪子,忙著做些新吃食。

恰巧是荔枝成熟的季節,特地釀了荔枝酒。

嶺南多雨,我坐在檐下看著雨滴落在青石板上。

不由得想起謝懷硯。

在嶺南的第三年,謝懷硯憑藉才華初露鋒芒。

我在府中照料他的起居,結識了姜稚魚。

謝懷硯每日早出晚歸,直到有一晚,他急匆匆趕回。

身上發燙,眼底猩紅。

燭火下,他扣著我的手腕,鼻尖落下一滴汗水,聲音隱忍:

「婉娘,我被下藥了。」

下藥?

我驚慌失措:

「可要奴婢去請郎中?」

對方貼在我的身上,胸腔發出笑聲:

「此藥,婉娘便可解。」

「我,要如何解?」

最終,是謝懷硯忍下來:

「是我操之過急。

「婉娘,我歡喜你,若如此不明不白在一起,反倒毀了你的清譽。」

他那時確確實實是在意我的。

但真情易逝。

雨滴落在我面前,我抽出思緒,繼續釀造我的荔枝酒。

釀好之後,邀稚魚來鋪子中,我們撐起一間鋪子。

她不必再受婆母蹉跎。

我也不會再想念謝懷硯。

10

鋪子開張,熱鬧非凡。

食客笑著開口:

「清婉姑娘,您的手藝可真是好,荔枝酒、青團、糖水……在這夏日最是解膩了。」

之前在謝懷硯身旁時,我閒來無事,喜歡自己調製吃食。

如今我一個人,也需有立身之本。

我笑著將這碗糖水放在食客面前:

「多謝客官,待秋日還有新的吃食。」

後廚,姜稚魚揉著麵糰,眉眼明媚,不再有郁色。

她試探問道:

「清婉,你與謝大人?」

我笑著搖頭:

「世子已娶妻,與我毫無瓜葛。」

稚魚雙手叉腰,眉心緊顰,她嘆了口氣:

「清婉,是他做的不好,你是最好的,他配不上你。

「你是值得最好的,待我仔細合計合計,城中還有哪些好兒郎。」

在京城那段時日,人人道我高攀。

只有稚魚說我值得最好的。

眼眶不自覺發熱,我嘴角揚起笑意,神情認真:

「謝謝你,稚魚。」

姜稚魚神情柔和:

「是我應該謝謝你。」

賓客熙熙攘攘,我的鋪子也漸漸大了起來,足夠支撐日常開支。

只是有個客人有些奇怪。

對方身著銀白色輕甲,容色艷麗,髮髻上的絳色髮帶隨風落在窗前。

每日的輕甲裝飾不同,點一碗糖水坐在窗前。

我將糖水放在他面前,又將新做的青團放在一旁:

「公子,這青團是紅豆沙餡的,特請公子品嘗。」

對方抬起眼來,看我一眼,又垂下眉眼,抿了抿唇:

「多謝。」

我輕笑。

「沈鶴歸,我的名字。」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對上對方的目光:

「沈將軍。」

沈鶴歸踟躕片刻,開口:

「清婉姑娘,我……我可否再打包些青團、紅豆餡的?」

我開口:

「可以。」

沈鶴歸開口:

「多謝。」

路過前堂時,我聽到有客人議論:

「據說咱們那個冷麵將軍最近愛來這裡吃些什麼糖水。」
游啊游 • 92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9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940次觀看
游啊游 • 940次觀看
游啊游 • 650次觀看
游啊游 • 1K次觀看
游啊游 • 690次觀看
游啊游 • 520次觀看
游啊游 • 580次觀看
游啊游 • 450次觀看
游啊游 • 760次觀看
喬峰傳 • 700次觀看
喬峰傳 • 1K次觀看
連飛靈 • 480次觀看
游啊游 • 380次觀看
游啊游 • 820次觀看
喬峰傳 • 430次觀看
游啊游 • 410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1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