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紅磚肯定都不陌生吧,在農村,以前建房子幾乎離不開它,結實耐用、價格便宜、施工還方便。
老一輩蓋房子,一摞一摞的紅磚碼起來,房子立馬就有模樣。很多老屋到現在還是裸露的紅磚牆,看著就覺得踏實。可奇怪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紅磚卻在很多地方被明令「禁止使用」。紅磚又不是不牢固,咋就成了被禁的材料呢?
01、紅磚的優點,不得不承認
先說說它的好處。紅磚確實有不少優勢:
強度高:砌出來的牆結實,能抗風抗壓;
耐火耐用:遇火也不怕,不容易變形;
施工方便:規格統一,師傅砌牆快又順手;
價格實惠:過去取土燒磚的成本低,家家都用得起。
正因為這些優點,紅磚在七八十年代,幾乎是農村建房的標配。那時候誰家蓋了紅磚樓,可真是讓鄰居們羨慕不已。
02、紅磚被「禁」的原因
那問題來了:這麼好的紅磚,為什麼會被「禁」?主要有三個原因。
1.毀田取土,破壞環境
紅磚的原料就是耕地里的黏土。為了燒磚,磚廠要大面積挖土,良田直接變成大坑。紅磚燒得越多,耕地就越少。現在國家強調保護耕地紅線,這一點顯然行不通。
2.燒制過程污染嚴重
燒磚需要高溫,大量消耗煤炭和木材。磚窯冒出來的濃煙、粉塵,不光空氣受污染,就連莊稼和樹木都能熏得黑乎乎。環保政策一出,土窯廠大批被關停。
3.新型材料更節能環保
如今有加氣混凝土砌塊、空心磚、預製板等等。它們更輕便,保溫隔熱效果好,施工速度快,和紅磚相比優勢明顯。
03、紅磚的缺點,其實不少
除了環保問題,對住戶來說,紅磚也有不少隱患:
保溫差:冬冷夏熱,耗電耗能;
房屋太重:自重大,不利於抗震;
容易返潮:磚體多孔,時間久了容易滲水、長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