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東西。
她口中那個「病重」的媽媽,朋友圈背景是一張在巴厘島海灘上的自拍,笑得很開心。
定位是上個星期。
她自己名下,有三個不同平台的二手帳號。
一個賣她薅來的零食和化妝品小樣。
一個專門出她穿過一兩次的潮牌衣服。
還有一個,掛著兩個看不出真假的奢侈品包包,標價五位數。
最精彩的,是她那個付費的羊毛黨群。
她在群里,根本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可憐人。
她嘲笑那些被她薅垮的店家是「傻子」。
她炫耀她用薅羊毛轉賣的錢,給自己買了最新的手機。
她還在群里開課。
她把自己的經歷當成成功案例,一步一步地教群里的人,怎麼賣慘,怎麼顛倒黑白,怎麼引導輿論。
學費,888 塊一個人。
我把所有截圖、錄屏、消費記錄都整理好。
我給這個文件夾起了個名字。
「『貧困生』劉如倩的百萬生意經」。
我沒有自己發。
現在我發只會讓大家以為我在汙衊他。
我用一個新註冊的郵箱,匿名發給了學校最火的那個公眾號。
那個號叫「校園大喇叭」。
它的粉絲覆蓋了全校百分之五十的學生。
第二天,一篇新的推文在所有人的朋友圈裡炸開了。
「校園大喇叭」的推送標題,比我的還狠。
【獨家深扒!年度大戲女主角劉如倩,和她「病重」的母親,「貧困」的奢侈品,以及學費 888 元的「賣慘」生意經!】
文章里,有我給的所有證據。
實錘,一個接一個。
文章的最後,「校園大喇叭」只寫了一句話。
【我們同情弱者,但我們不該被當成傻子。】
輿論,在半個小時內,徹底反轉了。
之前罵我罵得最凶的人,現在在評論區@劉如倩,讓她出來解釋。
整個學校,都在討論這件事。
劉如倩,從一個被霸凌的可憐人,變成了一個精心算計、玩弄所有人感情的騙子。
她徹底火了。
以一種她絕對不想要的方式。
7
「校園大喇叭」那篇推文,直接在劉如倩的羊毛黨付費群里引爆了。
群里徹底亂了套。
那一百多個花了 888 塊錢學「賣慘」的群成員,現在都覺得自己像個傻子。
不,他們比傻子還慘。
他們發現,劉如倩教給他們的那些「薅羊毛」方法,根本不是占點小便宜那麼簡單。
用 PS 的學生證騙取優惠。
用虛假信息註冊多個帳號。
惡意攻擊商家後台系統。
這些,每一條都夠得上學校的違紀處分。
輕則警告,重則違法。
他們慌了。
「我操!倩姐這不坑人嗎?這要是被查出來,要被處分的啊!」
「她不是說這只是小事,學校根本不管嗎?」
「完了完了,我用假學生證領了好幾家店的優惠,不會被查出來吧?」
「都怪劉如倩!是她教我們這麼乾的!」
群里從對劉如倩的崇拜,變成了憤怒和恐懼。
我等的就是這個時機。
我用我的臥底小號,在群里發了一段話。
我沒有長篇大論,只寫了最重要的幾點。
「大家好,我是 601 小店的店主。」
「關於這次的事件,創業中心和學校紀律委員會已經介入調查。」
「所有參與惡意攻擊我小店、使用虛假信息騙取優惠的同學,只要主動向創業中心坦白情況,並指證主謀,學校會酌情從輕處理。」
「主謀劉如倩,除外。」
「坦白郵箱,
[email protected]。截止時間,今晚十二點過時不候。」
我發完這段話,就退出了群聊。
他們會做出選擇。
為了自保,背叛是最簡單快捷的方式。
我的郵箱在半小時後開始收到第一封郵件。
群成員們為了爭取那個「從輕處理」的機會,開始瘋狂倒戈。
他們把所有能證明劉如倩是主謀的證據都發了過來。
有她組織、教唆大家攻擊我小店的完整聊天記錄。
她是怎麼分配任務的:
「A 組去論壇發帖,B 組去評論區帶節奏,C 組去她客戶群里搗亂。」
有她嘲笑「被薅的傻子」們的語音:
「那幫傻子店主,被我們薅光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哈哈哈。」
「還有那些同情我的韭菜,隨便寫點東西就信了,腦子都不帶長的。」
還有人發來了劉如倩私下跟他們炫耀的截圖。
「放心吧,就算出事了,你們在前面頂著,我能全身而退。我可是貧困生,學校會保護我的。」
一樁樁,一件件。
她最信任的那些「盟友」,現在成了捅向她後心最鋒利的刀。
現在證據確鑿,我倒要看看她怎麼逃。
當天晚上,學生會在大禮堂組織了一場公開的聽證會。
名義上,是針對近期校園內發生的不正當競爭和網絡霸凌事件進行公開討論和處理。
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劉如倩的審判。
劉如倩被要求必須出席。
她坐在台上,臉色慘白,化了楚楚可憐的妝,依然蓋不住她的憔悴。
我坐在台下第一排看著她。
聽證會的主持人是學生會主席。
他沒有說太多廢話,直接進入了主題。
「下面,我們來宣讀一部分,我們收到的,來自匿名同學的指證。」
他拿起一疊厚厚的列印紙。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念。
「來自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同學。」
「他說,劉如倩,你告訴我們,這只是占點小便宜,你沒告訴我們,這會害我們被記過處分!你把我們當槍使!」
台上的劉如倩身體猛地一顫。
主持人沒有停,轉身按下了播放鍵。
劉如倩的笑聲通過禮堂的音響傳遍了每一個角落。
「那幫傻子店主……」
「都是我的韭菜!」
錄音很清晰。
台下響起一片譁然。
劉如倩在台上,雙手緊緊地攥著衣角,指節發白。
她臉色慘白。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看到,她哭了。
這一次,沒有人再同情她。
8
我在處理劉如倩的事情時,總覺得有個地方不對勁。
我把創業中心轉給我的那些證據,又翻出來看了一遍。
那些她教唆別人攻擊我小店的聊天記錄。
我看著看著,發現了一個問題。
她的那些「薅羊毛」教程,不只是針對我。
裡面還有怎麼利用食堂飯卡的充值漏洞,每次多出兩塊錢。
在圖書館借閱系統里,繞過預約,搶先借到熱門的書。
還有在繳納水電費的系統里,找到一個隱藏的優惠券代碼。
這些系統,是完全不同的幾個平台。
由不同的部門管理。
她怎麼可能對每一個系統的漏洞都了如指掌?
這不正常。
一個學生,就算再聰明,再喜歡鑽空子,也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
更何況這還只是她一個人的手法。
這背後,肯定有事。
我把那些聊天記錄里,涉及到具體操作的截圖,單獨挑了出來。
我拿著這些截圖,去找了我在計算機系的同學。
他叫老王,是個技術宅。
我把手機遞給他。
「老王,你幫我看看這個,正常嗎?」
他接過手機, 一張一張地翻看。
他看得越來越慢,眉頭也皺了起來。
他指著一張截圖,上面是一段看不太懂的代碼。
「這是什麼?這是他們攻擊你小店後台的記錄?」
我點點頭。
他又指著另一張, 是利用食堂飯卡漏洞的介面。
「這個呢?」
「這是他們利用食堂飯卡漏洞的介面。」
老王把手機還給我, 表情很嚴肅。
「這不對勁。」
「怎麼不對勁?」
他說。
「你看這幾個操作, 它們都不是從用戶前端進去的。它們用的是特定的後台埠。」
我聽不懂。
「說人話。」
他想了想, 打了個比方。
「這就好比,別人進你家, 都是從大門進。而她, 是直接用管理員的鑰匙,開了你家後牆上一個別人都不知道的維修小門。」
「這種埠, 只有負責系統維護的內部人員才知道。一個普通學生,根本不可能接觸到。」
他看著我,一字一句地說。
「這不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在找漏洞。這是一個有內部權限的人,在給她開後門。」
一個詞在我腦子裡冒了出來。
內鬼。
我回到宿舍。
我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匿名的郵箱帳號。
我寫了一封新的郵件。
收件人是學校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公開舉報郵箱。
主題是「關於我校多個系統後台存在嚴重安全漏洞並疑有內部人員參與牟利的匿名舉報」。
郵件正文我什麼都沒寫。
我相信官方會有自己的判斷。
我只把老王幫我圈出來的那些關鍵截圖,還有那些完整的聊天記錄,做成一個加密壓縮包,上傳到了附件里。
我點擊了發送。
一個星期後,學校公告欄上貼出了一張新的通報。
白紙黑字, 蓋著紅色的公章。
很多人圍在那裡看。
我擠了進去。
果然和我料想的一模一樣。
通報的標題很長, 很官方。
「關於我校後勤處職工張某嚴重違紀問題的處理通報」
我往下看。
通報里說, 後勤處一名負責校園卡及後勤系統維護的職工張某, 因與我校學生劉如倩存在不正當經濟往來,長期利用職務之便, 向其泄露系統後台漏洞,併合謀進行套利活動, 嚴重破壞了學校的管理秩序。
經校紀委研究決定, 給予張某開除處理,並將其相關問題線索移交司法機關。
9
所有真相都擺在了桌面上。
校紀委和創業中心聯合下發了對劉如倩的最終處理決定。
公告貼滿了學校每一個角落。
一、撤銷劉如倩大學期間獲得的所有獎學金和榮譽稱號。
二、記大過處分,留校察看一年。
三、勒令其退還所有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利益, 總計三萬兩千四百塊。
我被騙走的活動經費, 還有那箱被泡壞的薯片,學校的創業扶持基金,全額賠付給了我。
我的宿舍小店,因為這次事件, 被創業中心評為「年度優秀創業項目」。
學校在創業一條街, 給了我一間免兩年租金的實體店面。
學期末, 我正在新店裡打掃衛生。
手機響了。
是一條微信好友申請。
頭像是一個穿著白襯衫的男生, 在籃球場上。
我認得他。
是我當初在表白牆告白的那個學長。
我通過了好友申請。
他的消息立刻就發了過來。
「我看到了你在表白牆的帖子, 也看到了你後來做的一切。」
【聽證會那天, 我就在台下。】
【我當初沒回復,是因為我覺得自己還不夠優秀。】
【現在, 我能正式的邀請你去看個電影嗎?】
一年後。
我和學長正在店裡盤點貨物。
我刷手機, 看到了學校論壇的新帖子。
聽說劉如倩在留校察看期間,又因為偷賣圖書館的稀有藏書被抓了。
這次,她沒那麼好運了。
學校直接勸退。
我放下手機。
學長正在幫我把一箱箱可樂碼上貨架。
他轉過頭, 對我笑。
陽光從店門口照進來,正好落在他身上。
我的小店和他,都是我憑自己本事贏回來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