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如今的充盈程度。」
「比先帝在時還要強上三分啊!」
我:?
不是哥們,你說的還是漢語嗎?
我怎麼有點沒聽懂啊?
我連忙接過戶部尚書遞來的帳簿翻開。
上面密密麻麻的數字,看得我眼暈。
這、這怎麼可能?
按照我的預想。
商賈們不應該是紛紛關門歇業,等著破產嗎?
宗室們不應該抵制到底,一毛不拔嗎?
戶部尚書看出了我的疑惑,連忙解釋道:
「丞相大人,您這一招實在是高啊!」
「那些商賈為了能夠活下去。」
「想盡辦法拓寬商路,僱傭百姓。」
「開辦了大量新的工坊。」
「如此一來,創造的利潤翻了好幾番!」
「而那些宗室功勳,為了保住體面。」
「不得不將手中閒置的田產租給百姓耕種。」
「以換取錢糧來繳稅。」
「不光解決了大量流民的生計問題。」
「還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戶部尚書心悅誠服地高聲道:
「下官現在才明白。」
「丞相大人您這哪裡是橫徵暴斂。」
「分明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神來之筆啊!」
聽著戶部尚書滔滔不絕地讚美。
我腦海中又響起了那該死的系統提示音。
【檢測到大寧國庫充盈】
【恭喜宿主解鎖成就「商業奇才」。】
【國運值+500。】
我眼前一黑,差點從椅子上栽下去。
尼瑪的!劇本不是這麼寫的啊!
16.
既然內亂這條路走不通。
我就只能寄希望於小皇帝了。
近日我又搜羅到幾樣新鮮玩意兒。
剛走進宮裡,就發現小皇帝伏在案前。
正聚精會神地看著什麼。
走近一瞧,正是我前幾天給他的那本《三界仙尊俏魔女》。
我心中一喜,看來這小子是徹底陷進去了。
於是我笑眯眯地問țú₅道:
「陛下,這書可還有趣?」
小皇帝抬起頭,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有趣!太有趣了!
「相父,朕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我一愣:「學到了什麼?」
難道是學到了怎麼談情說愛?
那敢情好。
以後沉迷女色,不理朝政。
亡國大業指日可待!
誰知小皇帝一臉嚴肅地指著書頁說道:
「相父請看,這魔尊為了統一魔界。」
「先是分化拉攏了幾個小的魔君部落。」
「然後集中力量,打垮了實力最強的那個。」
「這不正是兵法中所說的『遠交近攻,連橫合縱』嗎?」
「還有這裡,仙尊為了獲得百姓的信仰。」
「廣施恩澤,建立神廟。」
「這說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相父,您給朕的這些書。」
「看似是風花雪月。」
「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治國安邦之理啊!」
我:「......」
我張了張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不是哥們,你是不是有什麼閱讀理解障礙?
這明明就是一本三流的仙俠言情小說。
你是怎麼從裡面看出治國之道的?
小皇帝顯然沒有注意到我便秘般的臉色。
他話鋒一轉,又提到了霍子龍。
「您上次提醒朕,說霍舅舅功高震主。
「軍中只知有霍,不知有朕。」
我心中一動,來了!
離間計終於要奏效了嗎?
小皇帝是不是準備下旨奪了他的兵權?
我連忙添油加醋道:
「是啊陛下,此事不得不防啊!」
小皇帝重重地點了點頭:
「相父說得是!」
「臣子的威望,絕不能高過君主!」
「所以,朕決定了!」
「朕要更加勤勉,更加愛民。」
「朕要用自己的德行和功績。」
「讓天下人都心甘情願地臣服於朕。」
「而不是靠猜忌和打壓功臣來穩固皇權!」
「朕要開科舉,廣納天下賢才!」
「朕要修水利,讓萬畝良田得以灌溉!」
「朕還要減免賦稅,讓百姓休養生息!」
他慷慨激昂,越說越激動。
小小的身軀里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檢測到宿主因材施教,寓教於樂。】
【成功激發了幼帝的雄才大略與仁德之心。】
【恭喜宿主解鎖成就「帝師之表」。】
【國運值+1000。】
我張了張嘴巴,欲言又止。
有時候一個人穿越。
真的挺無助的。
17.
日子一天天過去。
我的心也一天天往下沉。
小皇帝越來越有明君之風。
國庫日益充盈,百姓安居樂業。
我敗壞國運的計劃。
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笑話。
尤其是看著前線不斷傳回來的捷報。
我整個人都麻木了。
第一份軍報:霍將軍蕩平遼東,魏國滅亡。
我:意料之中,畢竟是主角模板。
第二份軍報:霍將軍揮師南下,直搗建業,江南已定。
我:......有點誇張,但還能接受。
第三份軍報:霍將軍言,江南濕熱,將士多有不適。
故而率軍西進,入高原以避暑氣。
沿途已將哀牢、驃國、夜郎、吐蕃諸部盡數掃平。
我:???
他媽的,演都不演了是吧!
你丫就為了避暑。
把Ṭű⁵半個亞洲都給打下來了?!
霍子龍回信:人之常情,順手的事。
【檢測到宿主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輔佐明君,開疆拓土,威加海內。】
【宿主解鎖成就「知人善任」。】
【解鎖成就「平定四方」。】
【國運值+10000。】
聽到腦海中那冰冷的提示音。
我眼前一黑,徹底失去了意識。
當我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床上。
小皇帝,不,現在應該叫寧武帝了。
他正一臉關切地守在我身邊。
見我醒來,他喜極而泣:
「相父!相父您終於醒了!」
「朕已經讓太醫看過了。」
「說您是積勞成疾,心力交瘁。」
「相父,您為大寧,為朕。」
「實在是付出太多了。」
我張了張嘴,喉嚨乾澀。
心力交瘁?
是啊,為了亡國。
我可不是心力交瘁嗎?
小皇帝見我神色黯然,以為我是擔憂國事。
連忙握住我的手,語氣無比真誠地說道:
「相父,您不必再操勞了。」
「如今大寧四海昇平,八方來朝!」
「這一切,皆是相父您的功勞!」
他對著我深深一揖,道:
「日後史書必然會記下,若朕是中興之主。」
「您定是名副其實的千古第一賢相!」
Ṫū₅「是朕的張良,是朕的諸葛武侯!」
聽到小皇帝提到那個熟悉的名字。
我心底不禁一動。
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大膽的猜測。
思忖片刻,我對著小皇帝說道:
「陛下,請容臣歇歇吧。」
「臣,有點累了。」
寧武帝連忙點頭說:
「是是是,相父您快歇著,朕不打擾了。」
他屏退了宮人和太醫。
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我的府邸。
房間裡終於安靜了下來。
良久過後,我深吸一□氣,緩緩起身。
我沒有驚動任何人。
而是獨自換上一身素衣,走出了丞相府。
18.
我一人一騎,迎著蕭瑟的秋風,向西而行。
待到行至五丈原時,我翻身下馬。
對著漫天星斗,我抬起頭,輕聲問道:
「這就是你想看到的結局嗎?」
短暫的沉默過後。
我腦海中響起一個弱弱的聲音。
「你是怎麼發現的?」
我冷哼一聲:
「廢話,我又不是傻子。」
「我做的決定,怎麼可能事事都順利?」
「這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
我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
「我所做的選擇,最後得出的結果。」
「其實都是你想看到的。」
「對吧?丞相。」
系統沉默許久,終是嘆了□氣。
一陣微風捲起地上的黃沙,迷了我的眼。
恍惚間,我眼前閃過無數破碎的場景。
一間茅廬中,我看到自己身著布衣。
對著一位志向遠大的青年深深一揖:
「為圖將軍之志,明,願效犬馬之勞!」
畫面一轉,白帝城的病榻前。
先帝氣息奄奄,緊緊握著我的手:
「若太子可以輔佐,則輔之。」
「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為蜀中之主。」
......
兵荒馬亂的戰場上。
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將軍馳騁於陣前。
他笑著高聲喊道:
「老將軍,可識天水姜伯約?」
......
金鑾殿內,年輕的天子慌亂大喊:
「朕不能沒有相父。」
「江山社稷不能沒有相父啊!」
......
五丈原上,星光暗淡,秋風刺骨。
近乎油盡燈枯的我身披鶴氅,仰天長嘆。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
魏軍兵臨城下,滿朝文武圍在殿前。
勸說白髮蒼蒼的寧武帝為了百姓投降。
唯有他的兒子跪於殿下,聲嘶力竭:
「父皇,自古以來,可有投降的天子?」
「即使大勢已去,也該父子君臣。」
「背城一戰,與社稷共存亡!」
「孩兒劉宸,寧死不降!」
......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將軍被亂兵圍困。
他力竭倒下,□中喃喃:
「我計不成, 乃天命也。」
......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洛陽城內歌舞昇平。
已是垂垂老矣的寧武帝。
臉上帶著痴傻的笑容。
對著上位者說道:
「此間樂,不思蜀也。」
......
可等到夜深人靜,回到府邸的他。
卻從貼身衣物中偷偷展開一封早已泛黃的信。
上面只寫著短短一行字。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 日月幽而復明。」
......
五丈原上掠過的秋風。
還是有幾分刺骨的。
19.
再回過神,眼前破碎的畫面漸漸隱去。
五丈原的秋風仿佛帶著千年的悲涼。
吹得我衣衫獵獵作響。
我依舊站在荒涼的五丈原上。
可剛剛那身臨其境的悵然與遺憾。
卻依舊沉甸甸地壓在我的心□。
腦海中的聲音帶著一絲滄桑與疲憊。
「興許是執念太深。Ṭü⁰」
「我才化作了那所謂『系統』之物。」
「先生,你自後世而來。」
「我想問問先生。」
「難道天命,當真如此嗎?」
「難道我終其一生,也難償夙願嗎?」
我一時啞然, 不知該如何作答。
這個問題太沉重了。
沉重到跨越了千年的時光。
依然壓得人喘不過氣。
良久,我才重新開□道:
「丞相, 你可能還不知道。」
「千百年後,從來沒有人覺得你失敗了。」
我轉過身, 目光變得極為堅定。
像是在與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對話: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便是後世最敬佩你的地方。」
「你已經做到了人臣的極致。」
「無愧於先帝的託付。」
「無愧於蜀中的百姓。」
「更無愧於自己的內心。」
「所以, 別再問什麼天命了。」
我輕輕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顫抖:
「丞相,你從來都沒有輸給過天命。」
「你只是......太累了。」
「你已經做得夠好了,丞相。」
「真的,已經夠好了。」
我頓了頓,聲音變得更加柔和。
「而你心心念念的那個孩子, 也盡力了。」
「在那樣一個絕望的境地里。」
「他也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
「丞相,他沒有讓您和先帝失望。」
隨著我的話音落下, 風似乎也停了。
我腦海中的那個聲音沉默了許久。
最終化作一聲悠長的嘆息,滿是釋然。
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手持羽扇的身影。
他向我深深一揖, 拱手道:
「多謝先生, 願意陪明演完這場戲。」
「只可惜,黃粱一夢終須醒。」
「先生,有緣再見。」
微風乍起, 漫天黃沙。
吹得我睜不開眼。
20.
當我再次睜開眼時。
聞到的是一股熟悉的消毒水味。
耳邊是儀器滴滴作響的聲音。
後來醫生告訴我。
我因為長期勞累過度導致深度昏迷。
經過搶救, 奇蹟般地活了過來。
出院後, 我辭掉了那份要命的工作。
用積蓄好好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
鬼使神差地,我買了一張去蜀地的機票。
走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
看著歷史遺留下來的古蹟。
一切都恍如隔世。
逛博物館時,我被一個新設的展廳吸引了。
展廳的主題是「大寧王朝:一個被塵封的統一盛世」。
我愣住了。
展櫃里,一幅遼闊的疆域圖上。
大寧的版圖囊括了整個中原。
甚至延伸到了西域和南洋。
史料記載, 寧武帝天縱奇才,仁德愛民。
在千古第一賢相陸啟明的輔佐下。
大寧國力蒸蒸日上,最終蕩平六合。
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王朝。
而旁邊的獨立展櫃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那裡圍滿了記者和學者, 議論聲此起彼伏。
我擠過去一看,發現展櫃里是一份竹簡。
介紹上說,這是近日於丞相衣冠冢旁。
新出土的一封丞相臨終前寫下的親筆信。
那封信沒有抬頭, 內容很短。
像是寫給一個不存在的人。
「明, 幸承先生之力。」
「得見漢室復興,山河一統。」
「憾未與先生當世一晤,共飲杜康。」
「然明之夙願已了, 再無挂念。」
「蒼天不負,死亦無憾。」
「啟明絕筆。」
那一刻,跨越千年的時光。
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在朝堂之上。
為了北伐大業舌戰群儒的孤臣。
也看到了那個在白帝城。
受先帝託孤,淚灑衣襟的重臣。
他一生的悲願, 一生的執念。
終於在另一個時空里。
被我這個不著調的「奸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站在人群中,看著那封信。
笑著笑著,不自覺地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