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隨口作了兩句詩,今天竟成老師們的口頭禪,學生經常聽到

2025-10-04     花峰婉     反饋
1/3
秦檜隨口作了兩句詩,今天竟成老師們的口頭禪,學生經常聽到

前言

站在講台上的老師們,面對調皮搗蛋的學生,嘴裡時不時會冒出一句:"要是有三百畝水田,我才不幹這份差事呢!"這話聽著挺現代,實際上卻是八百多年前一個人說的。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說這話的人後來成了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奸臣之一。

這個人就是秦檜。

一句抱怨的話,怎麼就從宋朝流傳到了今天?秦檜說這話的時候,他是什麼心情?他後來又經歷了什麼,讓他從一個窮教書匠變成了權傾朝野的宰相?

一個落魄書生的牢騷話

元祐五年,長江邊的一條破船上,秦檜呱呱墜地。

他爹秦敏學雖然當過幾年縣令,但官做得不大,家底也就是個小康水平。

秦檜小時候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衣食無憂,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指望他能光宗耀祖。

秦檜確實爭氣,讀書很有天分,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

家裡人都覺得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考個進士當個大官不在話下。

秦檜自己也這麼想,每天搖頭晃腦背書的時候,腦子裡想的都是將來金榜題名、衣錦還鄉的場面。

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

科舉考試那年,秦檜名落孫山。

這一落榜,家裡的生活立馬就不一樣了。

父親年紀大了,身體也垮了,家裡沒了收入來源。

屋漏偏逢連夜雨,父親沒多久就去世了,留下秦檜和母親相依為命。

家裡揭不開鍋了,秦檜只能放下讀書人的架子,到鎮上的私塾當起了教書先生。

這份工作說白了就是給有錢人家的孩子啟蒙,教他們認字寫字,背《三字經》《千字文》之類的。

工錢不多,勉強夠母子倆餬口。

私塾里的學生大多是富家子弟,從小被寵壞了,根本不把這個窮酸書生放在眼裡。

上課的時候,有的在下面玩蛐蛐,有的趴在桌子上睡覺,還有的直接跑出去瘋玩。

秦檜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打也不敢打,罵也不敢罵,人家父母可是給工錢的主顧。

有一天,秦檜實在忍不住了。

課堂上幾個學生鬧得特別凶,一個孩子甚至把墨汁潑到了另一個孩子身上,整個教室亂成一團。

秦檜站在講台上,看著這群小魔王,突然心裡湧起一股悲涼。

他想起自己當年的抱負,再看看現在的窘境,脫口而出:"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這話說得挺直白。

三百畝水田,在當時算是不小的財產,足夠一家人過上富足的日子。

猢猻王就是孫悟空,這裡指的是管這群調皮孩子的教書先生。

秦檜的意思很明確:要是我有三百畝地,收收租子就能過好日子,誰還願意在這兒受這份罪?

這話傳開後,私塾里其他教書的先生都覺得說到心坎里了。

教書這行當在古代地位不高,工錢微薄,還要看人臉色,哪個先生心裡沒點委屈?秦檜這兩句詩簡直成了教師群體的心聲。

寒窗苦讀終成名

秦檜雖然嘴上抱怨,心裡卻沒放棄科舉這條路。

白天應付完私塾的工作,晚上點著油燈繼續讀書。

他知道,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徹底改變命運。

那幾年的秦檜,生活過得相當清苦。

母親身體不好,需要吃藥調理,家裡的開銷全靠他那點微薄的工錢。

為了省錢,他常常一天只吃兩頓飯,有時候就著鹹菜啃兩個饅頭就算一餐。

晚上讀書的時候,捨不得多點燈油,就把燈芯擰得細細的,就著那點微弱的光看書。

秦檜的努力沒有白費。

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他終於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考取了功名。

這一刻,他壓抑多年的情緒終於得到了釋放。

當拿到那張紅榜時,秦檜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這淚水裡有辛酸,有委屈,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待。

考中進士後,秦檜正式踏入了仕途。

他被分配到地方上當官,從最基層的小官做起。

這個階段的秦檜,還保持著讀書人的本色,做事認真負責,對百姓也算不錯。

他沒有忘記自己當年的艱難,所以對下面的官吏和百姓都比較寬厚。

朝堂上的忠臣模樣

秦檜在地方上乾了幾年,因為政績不錯,被調到京城做官。

這時候正值北宋末年,國家局勢很不穩定。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5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