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的根本不在胡惟庸案,不在什麼謀反,在於朱元璋要廢除丞相制度。
李善長是明朝第一任丞相,是中書省的活招牌。他活著,那些人就會想將來我也能當丞相,他死了,這念頭才徹底斷。
洪武十三年殺完胡惟庸,朱元璋廢除中書省,把丞相的權力一分為六,直接歸皇帝管。還下了死命令,以後誰敢提恢復丞相,凌遲處死。
可李善長還活著,這個開國首功、韓國公、比作蕭何的人還活著,就是對新制度的威脅。
所以李善長必須死,不是因為他真的謀反,而是因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朱元璋要剷除的那箇舊時代的象徵。
"不謝"兩個字,只是個藉口,就算李善長當時進宮謝恩了,朱元璋遲早還會找到別的理由。
皇權跟相權,從來都是你死我活。
崇禎十七年,南明弘光帝給李善長追封諡號"襄愍"。"襄"是輔佐之功,"愍"是遭難可憐。這個諡號,算是給李善長平了反。
可又有什麼用呢?
七十七歲的老人,七十多口家眷,早就化成一堆白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