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要住校,一周才能回家一次。
【你什麼時候走?這次得明年暑假才能回來了吧?】
李成躺在沙發上問我。
跟郵輪出去一趟最少大半年以上,每年暑假我會回來陪兒子。
【不去了,上次不是說過了嗎?我要在家陪孩子。】
我淡淡道。
李成擰眉:【不去了?你不去那家裡的開支怎麼辦?我又是個廢人~】
【你只是不能做重活,又不是不能動。開滴滴、跑外賣哪個不能做?】
【家裡的開支省省也能過~】
既然我的努力毫無意義,那我沒必要再努力。
我也想過過李成的日子。
每天睡到自然醒,下午去釣魚,晚上玩遊戲。
兒子周末回來給他做做飯,用洗衣機洗洗衣服。
婆婆隔三差五還過來幫忙打掃,照看家裡。
【我不去,那些丟人的活我才不幹。】他黑著臉嘟囔。
【那隨便你,反正我是不會再出去了。】
呵~開滴滴、送外賣丟臉,有手有腳、四肢健全,天天躺在家就不丟臉?
周五晚上兒子回家,看到我在家有些意外。
不過也只意外了幾秒鐘,很快他一臉興奮道:
【國慶學校組織我們上北京考察,每個人五千包吃住路費。】
【媽,給我錢。】
我搖頭:
【沒錢!國慶你陪奶奶回鄉下看爺爺,爺爺好久沒見你,想你了。】
兒子的臉僵住了,他轉身看向李成:
【爸爸,你看媽,還揪著上次的事不放!】
李成低下頭沒說話,我開口道:
【不是我揪著上次的事不放,的確沒錢。媽以後不去郵輪上工作了,就在家附近找個工打。】
【所以咱家以後要節儉,你每個月的零花錢不能給一千,只能給三百。】
【足球隊不報了,一學期兩萬多太貴負擔不起。】
【還有,以後只能買兩百以下的鞋,穿壞了才能換。】
7
我一口氣講了一堆,兒子和李成大眼瞪小眼。
半晌,兒子終於反應過來。
【憑什麼?憑什麼你說不去就不去,你說不買就不買?我不答應!】
他歇斯底里。
【楊婷,你沒必要這樣。要省咱們大人省,沒必要剋扣孩子。】
【這樣,我不抽煙了行不行?我煙錢省下來給兒子用。】
李成又開始演戲。
以前我和他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為了教育孩子。
沒想到現在變成了博弈。
【爸,你抽的煙已經夠便宜了,再省也省不了多少。】
【她不給,那我不要了還不行嗎?我不要了!】
兒子說著衝進房間,砰的一聲甩上門。
晚飯的時候,婆婆叫兒子吃飯。
【我不吃,餓死我算了。】
【你看看你給孩子逼的,都絕食了。】
婆婆端著碗死盯著我。
【他餓了自己會吃,13 歲了,又不是 13 個月。】
我狠心道。
【有你這麼當媽的嗎?你不心疼我心疼!你要是把楊楊逼出來好歹來,我也不活了。】
婆婆說哭就哭。
怪不得李成這麼會演戲,看來是隨了婆婆。
【你心疼你掏錢,楊楊國慶去北京要五千,足球隊報名費一學年是兩萬三,他每個月的零花錢是一千。】
【你這麼心疼他,你給他好了。】
我說完不等婆婆開口,立即對著兒子的房間喊:
【你奶奶有錢,你跟你奶奶要。】
婆婆嚇得要捂我的嘴,【你瞎說什麼,我哪有錢給他?】
【我一個老太婆,我哪有錢給他!】
我冷笑:
【心疼別光靠嘴上說,要拿出實際行動來。】
【連錢都捨不得拿,說哪門子心疼。】
兒子當天晚上果然沒吃飯,第二天一整天滴水未進。
【楊婷,你做事也該有個度。這兩年零花錢一直是一千,你說減就減。】
【足球隊也學了兩年了,你說斷就斷,仗著自己掙錢,你也太專權了。】
李成扯著嗓子和我吵架,生怕房間裡的兒子聽不到。
8
我掏掏耳朵就像沒聽見。
兒子玩絕食這招也不是第一次了,真不知道是誰教他的。
之前要去足球隊,我一聽學費要兩萬多,有點捨不得。
他一天不吃不喝,愣是讓我掏了這筆錢。
當初我心疼他,沒辦法。
現在他要餓著,那就餓著好了。
星期天下午,李成拿著車鑰匙要送兒子去學校。
【我不去,我都和同學說了,我肯定會和他們一起去北京玩。現在去不成了,我沒臉去學校。】
兒子中氣十足,怎麼看都不像兩天不吃不喝的人。
【你就把這五千掏了會死嗎?孩子餓了兩天都不知道心疼,現在連學也不去上,你還要拿這勁?】
婆婆瞪我。
李成將婆婆推進房間,和我好聲好氣道:
【就這一次,你先給他五千,以後再省錢不行嗎?】
我看著一旁的兒子,他昂著頭,一副理所應當然的樣子。
【你給吧,我之前斷斷續續也給了你二十多萬,你肯定沒用完。我沒錢了!】
這三年我一發工資,每個月都會打給李成一萬,家裡大頭都是我買,孩子的花費也是我出。
他手上一定還有錢。
【我哪有錢?】李成雙手一攤。
兒子聽我們這樣說,扭頭又衝進房間。
【這學我不上了,我不去丟這個人。】
耗到了晚上,班主任打電話來。
【北京那個沒幾個人報名,全校不過 28 個人參加,是學校搞的一個活動。李楊是不是理解錯了?】
聽我說孩子因為不給錢去北京,鬧情緒時,班主任和我解釋。
【你老師說了,全校只有 28 個人參加,你沒必要非去。】
我站在兒子房門口敲門。
門「咯吱」一聲被打開。
【算你狠!】
兒子面無表情地從裡面走出來,一臉不高興的離開家。
【等等我兒子,爸爸送你去。】李成穿上鞋追出去。
婆婆提著一口袋吃的,也跟了出去。
家裡頓時只剩我一個人,空空蕩蕩。
我不禁想到以前,想到兒子小時候。
才三歲的他就知道跟著廣告上學,給我打洗腳水。
別的小朋友有的,他就算再眼饞,也不會吵著跟我要。
不過幾年的時間,對一個人的影響這麼大嗎?
這還是我的兒子嗎?
以前覺得孟母三遷太誇張,現在想想,實在很有必要。
9
國慶李成帶著婆婆和兒子回老家和公公團聚,我在外面找工作。
這三年我手上雖然有些存款,但不能坐吃山空。
假期結束,他們回來當晚,李成告訴我:
【老二家的彬彬你還記得吧?只比楊楊小一歲,上初二了。】
【但是農村的教學水平你知道的,實在差勁。老二的意思是,讓彬彬轉學到楊楊學校,住我們家裡,兩個孩子也有個伴。】
李成沒出事之前,他弟弟李想沒少占我們家便宜。
從買房到結婚再到生孩子,李成一直幫襯著。
後來李成出事,他才跟我們淡了關係。
這幾年,見我掙錢,又開始走近。
【錢怎麼算?楊楊當初轉進去擇校費就花了五萬,彬彬如果住這裡,住宿費就算了,生活費怎麼算?】
我直白道。
【你這嬸娘真是鑽錢眼裡了!】
婆婆一直蹲在門口Ṭũ̂ₗ聽牆角,聽見我的話忍不住跑進來。
【楊楊沒有親兄弟,就這麼一個堂兄弟,以後少不了互相幫襯。你竟然好意思要錢?】
我冷哼一聲:
【你說得輕巧,是五萬不是五十、五百。】
【再說了,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個年紀的孩子有多能吃你們不知道嗎?收點生活費理所應當!】
我自己的兒子都養不明白,哪裡有閒錢替別人養孩子。
【媽,你真的太摳了。】
【我這次回去,小叔小嬸不光帶我出去玩,還給我買衣服、鞋子。】
【彬彬不過來我家住住而已,能吃掉你多少錢?】
兒子也加入到婆婆的隊伍里來。
見兒子和婆婆都站在他這邊,李成一下子有了底氣。
【我反正已經答應老二了,彬彬下學期就轉過來。】
【五萬擇校費,不行我出三萬,你出兩萬,你好歹也是當嬸嬸的,不要寒了孩子的心。】
【我以後少吃點飯,就當省給彬彬吃的,生活費你別要了。】兒子補了句。
婆婆感動的直抹眼淚,【果然是老李家的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我要是不同意呢?】
我笑道。
【那就離婚!】李成斬釘截鐵。
10
【離婚?】我倒是沒想到他有這個魄力。
想當初他出事,求我不要離開他,不要嫌棄他時,也才不過是三年之前的事而已。
【對,離婚。】
【以前你仗著自己掙錢,家裡什麼事都是你當家做主。現在咱倆都廢人一個,都不掙錢,我也沒必要再比你低一等。】
【要麼,讓彬彬住進來直到考上大學,要麼咱倆明天就上民政局離婚。正好這會兒人家也恢復上班了!】
李成說著點燃煙,深吸一口。
【爸,你們離婚我跟你。】兒子站到李成身後。
婆婆嘴角抑制不住上揚,【你看看,全家沒一個人站你這頭,你好意思嗎?】
【我好意思啊,我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不就是離婚嗎?明天誰不離誰王八蛋!】
我一氣之下摔門而出。
我一個人坐在小區涼亭,不遠處就是家裡的燈光。
人常說,患難見真情。
李成出事的時候,我一個人扛起這個家。
可沒想到我在他眼裡連他侄子都不如,仍然是個外人。
兒子急不可耐的表明立場更令我傷心,他剛剛臉上沒有絲毫猶豫的選擇他爸爸。
我這個媽媽在他眼裡毫無價值。
我一坐就坐到十一點多,蚊子太多,不得不回家。
走到樓梯口,老遠就聽見家裡的歡聲笑語。
走近才發現,原來是我剛剛走得太急,門壓根沒關上。
看來我跑出去對他們來說根本無關緊要,連追出門口看看的人都沒有。
想到這,我不得不笑話自己傻。
我抬手正要推門進去,只聽婆婆笑嘻嘻道:
【還是我大孫子聰明,知道你媽肯定捨不得你,使出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