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長達五百多年,為什麼一直沒能中興?

2025-10-05     花峰婉     反饋
1/3
東周長達五百多年,為什麼一直沒能中興?

東周為什麼沒能中興?這是知乎歷史區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答案中的主流觀點是:幾內諸侯對宗周的瓜分,嚴重削弱了王室的實力。

這個咱們暫且不談,今天我們換一個視角,聊一聊這個話題。

鄭國,哪兒來的?

很多人印象里的春秋,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這些大佬們的舞台。

但你可能不知道,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可不是他們。

而是鄭國,這個姬姓本家。

那麼問題來了:鄭國,你丫打哪兒來的?

答案,再次打破固有認知。

鄭國的第一塊地盤鄭地,不在河南,而在陝西。

準確的說這是鄭桓公的采邑,就鼻屎那麼大一點地方,並不能算是獨立封國。

作為創始人的鄭桓公姬友,身份極其特殊,他是周幽王的親叔叔。

並且,他在朝廷里的官職,是地位最高、三公之一的司徒。

所以,鄭最初只是個「畿內諸侯」。

封邑,說難聽點就是周天子給自家親戚,在京畿邊上劃了塊自留地,讓你收點租子過日子,當發工資了。

鄭桓公本質還是中央幹部,不是一方諸侯。

鄭國的開局,核心優勢不是地盤,而是權力!

鄭桓公是離權力中心,最近的「自己人」。

這一點,從鄭桓公受封「伯」這一職位也可以看出來。

這裡的「伯」不是爵位,而是方伯,一方諸侯之長。

這個「伯」的含金量,比「侯」還要高。

「侯」是派到邊疆地區的諸侯王,類似於戍邊藩王。

天子給你分封土地讓你自己玩,定期來朝貢就行,是一種「羈縻」政策,比如齊侯、魯侯。

而「伯」是周天子派到關鍵地區,代表中央行使權力的。

比如,最早的「伯」鄭伯,讓你統領關中諸侯,庇護王室!

後來的秦伯,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鄭桓公的「鄭伯」身份,意味著他擁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周朝中央的司徒,另一方面是天子欽命的關中地區諸侯之長。

手握著中央的權柄,又有了開疆拓土的合法性。

就問你,權力的誘惑,鄭桓公這一家子頂得住嗎?

爺孫三代借殼上市

答案是,當然頂不住了,權力對男人來說就是最好的春藥!

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這爺孫三代,用教科書級別的操作,給我們演示了什麼叫「薅羊毛」。

鄭桓公面對王室內部危局,精密策劃,帶槍投靠了敵對勢力。

周幽王因為立儲問題,跟申侯鬧翻。

兩者為此大打出手,鎬京最終被申侯和犬戎攻破,幽王身死。

鄭桓公作為朝廷重臣,很早就看出王室內部問題。

而他是怎麼做的呢?

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給自己找退路。

他問太史伯:王室多變故,哪兒安全又能發展?

太史伯對他說:你去洛陽東邊,河洛之間的那一片,地肥人慫,諸侯還傻乎乎的,你就去那兒!

果然,他利用自己司徒的職權,把自己的部族、宗族、財貨,提前就秘密轉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滎陽一帶。

最後,他在所謂「烽火戲諸侯」的鬧劇里,和侄子周幽王一起,被西戎殺死在了驪山下。

這一死不要緊,他成了周朝的忠臣烈士,贏得了巨大的政治聲譽。

為他兒子接下來的操作,鋪平了道路。

不過,鄭桓公之死事有蹊蹺,咱們得結合鄭武公的所作所為來分析。

周幽王死後,周朝實際上存在將近二十年二王並立的情況,這是儲位之爭的延續。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5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