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死後,彭越被呂雉剁成肉泥,劉邦:快殺光他的宗族,一個不留
前言
韓信剛死,彭越就被抓了。這個曾經幫劉邦打天下的梁王,下場比韓信還慘——被呂雉剁成了肉泥。更狠的是,劉邦聽說彭越死了,第一反應不是惋惜,而是冷冷地說:"快殺光彭越的宗族,一個不留。"一個開國功臣,從封王到滅族,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劉邦為什麼要對彭越下如此毒手?
從漁夫到王侯的逆襲之路
彭越原本就是個打魚的。在巨野澤一帶,彭越帶著一幫漁民和獵戶混日子,誰也沒想到這個普通人能成為左右天下大勢的關鍵人物。
秦末亂世,到處都是起義軍。彭越看準時機,也拉起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和別的起義軍不太一樣,彭越搞的是游擊戰,打了就跑,跑了再打,專門襲擊敵人的後方和糧道。
劉邦聽說有這麼個人才,主動聯繫彭越。兩人一拍即合,彭越歸附了劉邦。從此,彭越成了劉邦手下最能打游擊的將領。
楚漢爭霸期間,項羽的主力和劉邦在正面戰場廝殺,彭越就在背後搗亂。項羽派兵去打彭越,彭越就躲起來;項羽一撤兵,彭越又出來襲擊。這種打法讓項羽頭疼不已,卻又拿彭越沒辦法。
最關鍵的是垓下之戰。韓信從北邊包抄,彭越從西邊合圍,劉賈從南邊堵截,幾路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項羽烏江自刎,楚漢爭霸結束,彭越功不可沒。
論功行賞的時候,劉邦把彭越封為梁王。梁國地盤不小,包括今天的山東、河南一帶,是個富庶的地方。彭越從一個打魚的,搖身一變成了王侯,這逆襲堪稱傳奇。
可彭越不知道,劉邦封他為王,心裡已經打起了小算盤。異姓王太多,遲早是個麻煩。韓信、彭越、英布這些人,個個手握重兵,讓劉邦睡不著覺。
彭越在梁國乾得不錯,老百姓擁護,國力也在增強。可這些成績在劉邦眼裡,反而成了威脅。彭越越能幹,劉邦越擔心。這種心理,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兩次拒絕出兵的致命錯誤
劉邦稱帝後,異姓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韓王信最先扛不住,直接投靠了匈奴。這一投靠,給其他異姓王敲響了警鐘——劉邦要動手了。
陳豨叛亂爆發,劉邦親自帶兵去平叛。這時候,劉邦下令讓彭越出兵協助。彭越收到命令,猶豫了。
彭越心裡很矛盾。出兵吧,怕被劉邦當槍使;不出兵吧,又怕被扣上不忠的帽子。思來想去,彭越做了個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決定——以生病為藉口,只派了少量軍隊象徵性地支援一下。
劉邦對彭越的態度很不滿。在劉邦看來,國家有難,諸侯王就應該全力支援,彭越這種做法明擺著是在敷衍。
陳豨叛亂剛平定,盧綰又反了。劉邦再次徵召彭越出兵,彭越又故技重施,還是以病為藉口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