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近10萬人研究發現:日本人長壽或還與「吃」有關!
飲食健康和健康長壽其實息息相關,日本人能夠這麼長壽,也離不開國民健康飲食方式。
《歐洲營養雜誌》曾發表過一項日本東北大學醫學系研究科公眾衛生學對於飲食和死亡風險的研究,發現飲食習慣可以顯著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臟死亡風險。
而日本人的長壽秘訣就藏在這些「吃」法上:
1、愛吃豆製品
日本人的餐桌上幾乎少不了豆製品,像味噌和納豆等,據統計日本人每天大豆消耗量約為28克左右,在全球範圍內可以說是非常高的了。
大豆製品中的大豆異黃酮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尤其是防治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方面,大豆中的植物蛋白還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血脂水平。
2、少吃紅肉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於康教授曾介紹,紅肉攝入越多出現惡性疾病的風險越高。
在這一點上日本人相對中國做的更好,他們的紅肉攝入量更低,所以結腸癌、乳腺癌發病比例是低於中國的。
3、有便當文化
日本人有便當文化,很多家庭都會習慣做好一日三餐的便當,帶飯出門。
這樣的飲食文化也降低了吃外賣的頻率,美國有數據顯示,外賣吃得頻繁會顯著增加49%全因死亡率,還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也會分別增加18%和67%。
相比於外賣,自己做的便當更注重營養,食材健康更有保障,吃的也會更豐富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