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早期,魏國能崛起為最強者,除了自身率先變法,國力強盛外,還在於他有一個空前有利的外交環境——三晉聯盟。
三晉之所以當時能比較穩定的聯盟,既與其同出於晉的歷史淵源和過往的合作關係有關,但主要是因他們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利益分歧。
當時的趙國,其戰略已經由北進改為東進,正好與齊國相爭;當時的韓國,一心要吞併鄭國,正好與楚國相爭;魏國則將與秦爭奪河西為重點;三者能獨立應對時就獨立應對,搞不定時則三晉聯合對敵。
其實,魏國與西面的秦國較量時,楚、齊都曾從背後攻過魏,但因為韓、趙的存在,他們始終不敢深入,因此,魏國乃可以專心向西。
因此,魏國的外交根基,乃是三晉聯盟。
而魏國的最大隱患,乃是其東部。
當時,魏國的國土,大致分為東西兩大塊,中間幾乎被韓國分開。
其中,西部的河東地區,比較完整,尤其在對秦爭奪河西接連取勝後,西面的威脅暫時不大了。
而東面的河內、河南地區,則四分五裂,分成了大小十餘塊。
這也意味著,魏國東部的國土,缺乏抵抗力,很容易被敵人一塊一塊的吃掉。
因此,在魏國在主力向西的同時,又必須保證三晉在東部的優勢,否則,一旦被齊或楚壓制,魏國東部將十分危險!
而當時的中山國,已經同時觸及了魏國的外交根基和東部隱患!
中山國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