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長時間內,中山國都被牢牢壓制,只是能稍微騷擾一下晉國,無法真正威脅晉國。
此前,晉國的智氏就曾擊敗中山國,奪了一些地盤;後來,趙襄子也伐中山國,又奪取了一些地盤。
戰國開局之初,趙襄子領導下的趙國實力還比較強,「大於韓魏」,牢牢壓制著中山國。
然而,趙襄子死後,趙國連續發生內亂,國力衰落。
而中山國,在武公上位後,實力增長很快。
如此,趙國難以應付中山國了。
而正是趙國,前來請求魏國出兵攻滅中山的。
如此,魏國不出兵的話,危害是極大的。
1、東部的格局將大變。
中山國與齊國聯盟的強勢,壓制了趙國,改變了東部的力量格局!
2、趙國可能轉向,三晉同盟有提前破裂的可能。
中山國與魏國不接壤,但是,對趙國可是心腹之患!
如果魏國不幫助趙國,趙國很可能就會找齊國幫忙,那麼,必然就要失去趙國這個盟友了。
當時的魏斯,是晉國的正卿;如果魏斯不履行正卿的使命,不幫助趙國應對威脅,那麼,趙國必然會尋求與齊國交好,甚至倒向齊國。
如此,三晉同盟,也就有破裂的風險了。
3、魏國東部的安全將受到巨大威脅。
我們前面說到,當時魏國東部的領土尚沒有連成一片,四分五裂的,自保都成困難。
如果趙國扛不住齊-中山聯盟,甚至倒向齊-中山聯盟,那麼,魏國的東部將面臨被各個奪取的可能!
所以,無論是出於維護三晉同盟的需要,還是出於國土安全的考慮,魏國都必須要對中山國用兵了!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