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她出逃完整後續

2025-09-19     游啊游     反饋
1/3
我小姑是整個家族最臭名昭著的女人。

爺爺奶奶辛苦把她養大,供她讀書,還給她張羅婚事,她卻和爺爺奶奶斷絕關係,離家出走。

媽媽經常跟我說:「你長大了一定要孝順,千萬別跟你小姑一樣。」

那時誰也想不到,長大後的我會比小姑更狠。

1

爺爺的白事上,我第一次見到小姑。

她剛出現,吃席的人就竊竊私語:

「那是雪梅?她怎麼回來了?」

「這都多少年了,我還以為她死了呢。」

語氣中透著嫌棄、鄙夷和幸災樂禍,仿佛小姑是個在逃的犯人,不該回來。

而我其實大概知道背後的原因。

我小姑叫榮雪梅,是爺爺奶奶的小女兒,我爸的親妹妹。

但我還沒出生時她就不在家了,這之前我從沒見過她。對她的印象,基本來自我奶奶日復一日、苦大仇深的嘮叨:

「當初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賣米賣面地供她讀書,後來又給她張羅婚事,對象可是十里八鄉的好小伙!換作別家的媽能對她這麼好?結果這死丫頭說我要賣她,竟然一聲不吭地跑了,還揚言要跟我斷絕關係。」

「唉,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啊,累死累活養了一個白眼狼。」

「早知道我當初就該把她掐死、墮了,就是不該生下來!」

也就是說我小姑是離家出走的,還要跟爺爺奶奶斷絕關係,這在當時的農村可謂驚世駭俗。

村裡人重孝,無一不把小姑視為敗類。

他們經常寬慰奶奶:「這種不孝子早晚是要被天打雷劈的,你就當沒她這個女兒,莫氣壞了自己的身體。」

小姑一走就是八年,沒人知道她去了哪兒,在做什麼,甚至不知道她死了還是活著。

直到爺爺突發腦梗去世,她才終於回來了一次。

但沒有人歡迎她,等待她的是腥風血雨。

先衝上去的是我爸爸,他抓起小姑的衣領,狠狠打了她一巴掌。

嘴裡大聲罵道:「榮雪梅,你不是和爸斷絕關係了嗎,現在又回來假惺惺地裝什麼好心,是嫌爸死得不夠慘嗎!你滾,給老子滾出去,這裡不歡迎你!」

小姑捂著臉半晌沒說話。

我以為她會偷偷哭,但其實她的表情很平靜,好像早料到會發生這種事。

大姑沒打她,只是莫名其妙地用圍裙抹起淚來,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小妹,你總算肯回來了,這些年爸媽都想死你了。你二哥只是說氣話,你別放在心上,來來,我們一家人進去說話。」

後來我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把賓客都唬住了,這個家的名聲才不會臭。

至於對小姑的「審判」,才剛剛開始。

2

晚上宴席散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卻火藥味十足。

我爸媽、奶奶和大姑輪番上陣,把小姑罵了個狗血淋頭。

大意就是說她不孝,給家族蒙羞,合該被打死。如今奶奶還願意接納她回家,她應該感恩戴德。

我對大人的話總是半信半疑的,弟弟卻不是。

他才三歲,也有樣學樣指著小姑罵:「壞蛋!不孝!」

我對他比了個「噓」,叫他別亂講。

然後媽媽叫我把弟弟抱到一邊玩兒去,他們接著審判小姑。

農村人發起狠來一向是不講究情面的,說話要多難聽有多難聽,污言穢語像糞水一樣潑在小姑身上。

那時我還從大姑口中學到一句俗語,叫「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後面跟著的是:「你再恨爸媽,也不該跟他們斷絕關係,沒有他們哪來的你,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語氣很強勢,小姑沒有反駁。

直到兩個小時過去,大家罵也罵了,氣也出了,一聲不吭的小姑才從自己包里掏出一沓錢,放在桌上。

「這是這些年我七七八八攢下的,大概有一兩萬,一部分隨白事的錢,一部分給媽當生活費。你們不是說我有罪嗎?那我現在贖罪好了。」

奶奶眼冒亮光,抓著那些紙鈔在燈光下驗了半天,冷酷的臉色才慢慢化開。

然後試探著問小姑:「就一萬九?沒多的了?你在外面打工這麼多年,總該還有些吧,可別藏著掖著。」

小姑點了根煙,沉默了會兒,偏過頭笑了一聲。

「有啊,我在外面還欠了兩三萬的貸款,房租也還沒交,大姐和二哥要是有錢可以借我些,我馬上拿去還上。」

「以後啊,我多跟你們聯繫,好好感謝你們的手足之情。」

我爸媽和大姑聽了臉色煞白,忙終止了這個話題。

「我們也不容易呢,小妹,哪能幫上你?媽你也真是的,有一兩萬已經夠可以了,別逼小妹了。」

小姑緩緩吐出一口煙圈,冷冷看了他們幾個一眼,就轉身往樓上走去了。

「我買了明天的火車票回廣東,沒工夫多陪你們,也不丟你們的臉,不用送。」

奶奶突然想到了什麼,連忙追了上去:

「雪梅,你走的時候把我農行卡號和醫保卡號抄一份,以後每個月不用寄太多,有個兩三千就行,媽……」

砰!

小姑把門關上了。

剛剛還吵吵嚷嚷的客廳瞬間歸於寂靜。

其實那個年代一萬也算是不少錢了,我爸媽和大姑都捻著那紙幣一張一張地看,暗暗嘀咕:

「看她穿那樣也就是個廠妹,咋攢下這麼多錢的……不會在外頭干那種事吧?」

然後他們都突然收回手,好像那錢髒了一樣。

不過小姑走後他們又毫不客氣地把錢瓜分了,裝了滿滿一口袋。

挺搞笑的。

3

小姑走的時候真的沒有人送她。

只有我大清早上茅房時瞥見了她的背影。

天那麼冷,我有些不忍,就穿上鞋追了出去,一邊跑一邊在背後叫她:「小姑姑!」

她背著雙肩包,腳踩在清晨的泥巴路上,慢慢回過頭。

看向我的眼神帶著點兒困惑。

「你是二哥的女子,盼盼?」

她是知道我的,只是不熟悉,我點點頭,握住了她的手。

我不清楚這時候該說什麼,也不會煽情,就講了句剛學會的吉利話。

「祝你一路順風,小姑姑。」

她嘴角一彎,輕輕笑了笑,忽然想到了什麼,從口袋裡掏出了幾顆糖。

「這是我從外面帶回來的,本來就想給你,結果忘了。」

「盼盼,回去要好好念書,將來考到大城市,姑姑帶你出去玩。」

我很高興:「好啊,那小姑你在哪裡?」

她微笑著說:「我在上海,說廣東是騙他們的,這個我只告訴你。」

「上海可大可好玩了,盼盼,眼界別拘泥在一個小山村裡邊呀。」

很久之後我才知道,那時候的小姑在上海一家服裝公司做銷售員,同時準備著成人高考。

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向上,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

而她也是我人生中第一個,鼓勵我要好好讀書的人。

我鄭重地答應她:「好,那我們上海見,小姑姑。」

小姑走後,我帶著那幾顆糖回了家。

但最後一顆都沒有落到我手上。

媽媽把它們全給了弟弟,還裝模作樣地給我夾了一筷子菜。

「盼盼,糖吃多了壞牙齒,女孩子吃多了還長胖,咱多吃蔬菜,啊。」

我有些不高興,但一想到吃飯時擺臉要被爸爸打嘴巴,又把眼淚忍下去了。

媽媽聽說我剛剛送了小姑,果不其然又開始「考」我。

像從前無數次借用小姑來警告我一樣,她笑眯眯地說:

「盼盼啊,你說你小姑這人是不是很怪?你以後不會跟她一樣一聲不吭地跑出去,不理我們吧?」

我早就知道標準答案了,面無表情地說:「不會啊。」

她又問:「那你以後會不會愛弟弟呀?要不要幫弟弟買房子啊?結婚的彩禮是不是也會給爸爸媽媽?」

我當時才八歲,連彩禮是什麼都不太明白,虧她說得出口。

但我當然也只能回道:「是啊。」

媽媽滿意地收了話題,摸了摸我的頭。

「這就對了,媽媽沒白疼你。可千萬別學你那個小姑,現在誰提起她不是笑話?」

我食不知味,偷偷瞟著在一邊吃糖的弟弟。

巧克力糖,酥心糖,奶油糖……應該都很好吃吧。

那明明是小姑給我的。

我覺得,小姑也沒有他們說的那麼不堪。

我其實還挺喜歡她的。

4

小姑回家這事在村裡掀起了一陣風波,有那麼幾天,人人口中都在八卦我家的事。

我奶奶是最好面子的人,如今卻不怕,總是大搖大擺地在村裡閒逛。

「唉,我么女子回來給我拿了兩三萬塊錢,我還怪不好意思的。親媽就是親媽,她還是捨不得跟我斷絕關係的,不勞有些人費心。」

一開始村裡人不信,奶奶就纏著他們講那天晚上的事情,說得紅光滿面——當然會誇大其詞。

還揚言從此小姑就改了,每個月都會給她打錢,會好好給她養老。

她幻想了這麼多,唯獨不想想自己小女兒在外面過得艱不艱難、開不開心。

但她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她發現小姑又聯繫不上了。

她給家裡的電話號碼是假的,根本打不通。

也沒再給奶奶匯過錢。

於是奶奶又恢復到了咒罵她的狀態:「不孝女、白眼狼,出門被車撞死!生孩子沒屁眼!」

我很不理解為什麼會有當母親的恨女兒恨到這個地步。

但在不幸福的家庭中,似乎是常態,就比如我們家。

漸漸地我也大了,到了小升初的年紀。

那時村裡是不興女孩子讀書的,但九年義務制教育是硬性指標,我爸媽也沒阻攔。

後來我考得很好,是全縣前幾名,校長說我讀鎮上的初中可能屈才了,希望我去市裡讀。

為此他還到我家拜訪了整整三次。

「榮盼盼是村裡這麼多年來不可多得的人才,她很聰明很有悟性,只要你們家長捨得花錢培養她,她將來肯定有大出息。」

校長說得苦口婆心,我爸媽卻不太懂。

他們一個初中文憑一個小學文憑,種了一輩子莊稼地,知道讀書重要,卻不知道女孩子讀書有什麼重要。

我媽剝著豆子,語氣訕訕:「校長,你跟我開玩笑呢,女娃隨便讀個初中就能打工去了,有什麼必要去市裡那麼多遠的地方讀?」

校長急了:「一般人我也不會這麼勸她,但盼盼真的很聰明,什麼東西一學就會,她這樣的腦子以後要是讀了大學,賺的錢可比去廠里打工的多得多。」

聽到錢,我爸媽的表情才有了點波動。

「多得多,是好多啊?」

校長比了五根手指:「我侄女讀的師範大學,現在在市一中教書,一個月五千,還不加其他獎金和補貼。」

我爸媽不約而同地倒吸了一口氣。

當時我們全家一個月加起來的收入還不到兩千。

校長說如果我想讀,他可以托關係讓我參加市一中的自主命題考試,以我的資質應該問題不大。如果排名較高,還可以申請免學費。

我爸媽就被這樣說動了,連夜找奶奶商量。

那晚上我一直沒睡好,心想我的未來可能就要因此改變了。既興奮,又緊張。

可徹夜的等待之後,他們得出的結果是——不能。

原因是,奶奶不讓。

她的思想比爸爸媽媽更為腐朽,覺得校長完全是在唬她,女娃讀書本來就沒啥出路。

我原以為這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

既然家裡什麼都聽奶奶的,那我就再想辦法努力說服奶奶就好了。

直到我聽見她在背後偷偷說:

「她聰明,輝輝這個男娃豈不是更聰明?到時候你們把精力都放在培養輝輝上,讓他賺大錢就是。」

「至於盼盼,初中畢業去打工就行了,製衣廠一個月不也能賺幾千,有啥子必要送她讀好學校,白糟蹋錢。」

我渾身的血都快涼透了。

原來,她竟然打的這樣的主意。

而我的生父生母,同意了。

5

我哭過,鬧過,甚至下過跪,也沒有改變爸媽的想法。

那之後我都不太敢看校長,覺得自己辜負了他的良苦用心。

去鎮上中學報名的那一天,我更是難受到了極點。

因為就在同一天,我們班上的第二名去了市一中,他成績比我差,都得到了這個機會。

很久很久我才知道,雖然他不如我聰明,但他是獨生子,傾全家之力托舉的獨生子。

而我從弟弟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失去了這種特權。

媽媽似乎也對我有點愧疚,安慰我說:「別太喪氣嘛,盼盼,媽媽當年為了你幾個舅舅沒讀初中,現在不也過得好好的嘛。」

「你大姑是家裡最大的孩子,連小學都沒讀完就去打工了呢,後來不也嫁了個好老公,生了幾個娃娃嗎?」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媽媽相信你能克服一切困難,你永遠是最棒的!」

我當時已經十二歲了,她還在把我當小孩子哄。

為了家裡的兄弟放棄受教育的機會,難道是她們的勳章嗎?佩戴在自己身上不說,還要強行安在我頭上?

可我真的不想要這種人生啊。

我念的初中是鎮上最好的,但學生資質依舊參差不齊,且整體較為劣質。

生源如此,沒有辦法。

那時每天翻牆上網的、小樹林約會的、打架鬥毆的,甚至違法犯罪的,比比皆是。

教室的風扇四個壞了三個,也遲遲不修,夏天熱得要死。寢室擠了整整八個人,翻個身都嫌擁擠。

我偶爾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過悲觀了,過分沉溺在與市一中失之交臂的遺憾和痛苦中,以至於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直到渾渾噩噩的某天,我腦子裡突然想起了小姑姑的話——

「要好好念書,將來考到大城市,我帶你玩兒。」

這話像閃電一樣擊中我的心。

上海……上海,應該很美吧?

後來我用學校的大腦殼電腦搜了下上海的照片,看到了東方明珠,外灘,環球金融中心,水族館……

乾淨,夢幻,和我生活的小鄉村完全是兩個世界。

美好的希冀像泡沫一樣,易碎,又讓人忍不住沉醉,生出莫名的勇氣。

那天我流著淚在日記本里寫下:

【總有一日你要登上東方明珠的最高層看看風景,榮盼盼,就從現在努力學習開始。】

我甚至都來不及思考,小姑連一個聯繫方式都沒給我留下,我怎麼知道她在哪兒?我怎麼知道她說的話是真是假?

但我就是相信她。

因為我和她一樣,都是希望從這個窒息的大家族逃離的女性。

6

校長說得對,我的確挺聰明,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考年級前幾名。

但鎮上的前幾名,和市裡的前幾名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如果想通過中考去市一中,就一定要更加拚命。

於是我學得愈發廢寢忘食,哪怕在每周回鄉的大巴車上,也會翻開隨身的小冊子背背古詩和英語單詞。

大巴車的氣味很難聞,動起來讓人覺得胃裡翻江倒海,可我捨不得放下書本。

因為一旦回到家,我就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了。

在家我需要照顧弟弟,這是爸媽給我的任務。

我弟弟榮輝輝比我小五歲,今年剛好上小學。他腦子也算聰明,但就是太愛玩,在板凳上坐不住。
1/3
下一頁
游啊游 • 79K次觀看
游啊游 • 3K次觀看
游啊游 • 9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2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880次觀看
游啊游 • 870次觀看
游啊游 • 580次觀看
游啊游 • 920次觀看
游啊游 • 670次觀看
游啊游 • 490次觀看
游啊游 • 540次觀看
游啊游 • 370次觀看
游啊游 • 690次觀看
喬峰傳 • 640次觀看
喬峰傳 • 900次觀看
連飛靈 • 480次觀看
游啊游 • 320次觀看
游啊游 • 800次觀看
喬峰傳 • 360次觀看
游啊游 • 390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1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