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看到,媽媽在我店裡買了兩隻金⼿鐲。
我以為今年我和姐姐有生⽇禮物了。
於是我在店⾥挑了只更⼤的金鐲子給媽媽。
也打算告訴她,這家⾦店是我開的。
結果,生日當天,那兩隻鐲子戴在了媽媽和姐姐的⼿上。
媽媽見我盯著鐲子,開玩笑道:「你姐雖然沒工作,但也知道買金包銀哄我。」
「等你有錢了,給媽買個真的吧,你姐啊,我是指望不上咯。」
我忽然明白,姐姐每年⽣日多出的新東西,不是她⾃己買的,而是媽媽送的啊。
1
我埋頭扒著飯,腦子很亂。
十歲那年,留守在外公家的我被接回來。
第一次和爸媽姐姐過生日時,媽媽就提倡。
「公平家規」。」
她義正辭地對我和姐姐說:「⼤人⽣日⼀頓面,小孩生日一頓打。」
「我們家不崇洋媚外,你們的⽣⽇,是我的受難日,所以你們不可以問我要生日禮物。」
「在咱們這個家,也沒有姐姐必須讓著妹妹這一說。」
「誰犯了錯,誰就該打!我們不會偏心任何一方!」
可回想這些年,姐姐每次生日前後就會多出新的項鍊、包、衣服。
媽媽總會替她解釋說,這是姐姐自己買的。
以前,我也沒細想。
現在想想,確實不對。
姐姐已經很多年沒工作了,一家人全靠我每月三千的工資養著。
她哪來的錢給自己買禮物。
想到這裡,我笑了笑。
難怪外公臨走前,會把存摺偷偷給我。
他不舍地囑咐我:
「知夏,他們不喜歡你,你就要爭口氣給他們看。」
「畢竟你以後嫁人也需要有個娘家人。」
「打工發不了財,但做生意可以。」
「這幾萬你藏起來,誰也別說,留著翻身。」
當時我聽不懂,但也答應了外公。
成年後,我一邊討好爸媽,一邊上班,一邊瞞著家裡低價收黃金。
加班時,我會接到媽媽關心的電話,要我少加班,注意身體。
放假時,媽媽會準備一桌子菜叫我趕緊吃,別耽誤了工作。
我一直以為,我已經融入進了這個家。
近年,金價漲得飛快。
我出手了當時收的黃金,賺了不少。
於是辭掉了工作,開了一家典當行和小金店。
原打算生日這天,告訴媽媽這個好消息。
昨天無意中看到金店監控,媽媽在我店裡買了兩隻金鐲子,花了四萬。
我以為今年我和姐姐能收到生日禮物了。
可剛剛才發現,沒有生日禮物的人,從來就只有我。
原來,媽媽提倡的公平家規,只是對我一個人說的啊。
我終於意識到,我從來沒有融入過這個家。
此刻,姐姐和媽媽手上的金鐲晃眼。
我下意識伸手去摸媽媽手上的金鐲,希望能摸出金包銀的手感。
可在碰到鐲子那一秒,媽媽如觸電般抽出手。
這確實是在我店裡買的,並不是什麼金包銀。
「林知夏!我問你話,你聽見沒?」
媽媽扯下衣袖,把鐲子擋住,嘗試轉移視線。
她再次補充道:「等你有錢了,給媽買個真的行不行?」
「你怎麼裝聽不到呢?」
「就算你沒錢買,你哄我一句會死嗎?」
看著媽媽反常的樣子,我如人機一樣回答道:「好,有錢了給你買。」
媽媽鬆了口氣,給我碗里夾了塊排骨:
「你是真沒你姐嘴甜,難怪乾了這麼多年,工資一分沒漲。」
「再這樣下去,我們仨得被你餓死。」
還沒回過神的我,下意識脫口而出:
「這個兩個鐲子做工挺好,就算是金包銀,最少也得三四千了吧?」
「姐姐有錢買假貨,沒錢養你們嗎?」
2
一旁埋頭看報紙的爸爸猛烈地咳嗽。
媽媽神色慌亂了一秒,故作鎮定:「那也是你姐的錢!你小的管不著。」
「家裡的所有花銷都是我出的,為什麼我管不著?」
「這五年,也該輪到姐姐養家了吧!」
面對我的質問,我媽一臉不耐煩地放下筷子:
「這件事,我都不想提了,你還好意思提。」
「要不是因為你,你姐姐早嫁人了,我們現在也有女婿養著了。」
「說難聽點,也不至於忍氣吞聲每個月等著你的這點工資。」
媽媽再次搬出了這句話。
五年前,我因身體不舒服提前回家休息。
正好撞上我姐帶男友上門見家長。
對方得知我是她妹妹後,拿著禮品就走了。
理由是「不找有兄弟姐妹的家庭。」
因為爸媽對外說我姐姐是獨生女。
那天起,同事笑姐姐。
姐姐開始自閉,更是無心工作。
爸媽每天在家陪著她,帶她去旅遊散心。
即便我擔起了全家的開銷,這件事在媽媽心裡也沒過去。
她心情不好時,總會和親戚還有鄰居抱怨:
「生了林知夏後,家裡就沒一件好事。」
想到這裡,委屈再次湧上心頭。
「媽,當時回家,姐的男友問我是誰,我難道說是走錯門了嗎?我只能說實話啊。」
「我根本不知道你們會對外說只有一個女兒!你們也沒和我打過招呼。」
姐姐林望春不服氣道:
「知夏,你的意思是爸媽偏心我咯?」
「你成天在外公家,爸媽以為你不會回來了,所以才說只有我一個女兒的。」
我有些激動:「那你問下爸媽,為什麼我一出生就在外公家?」
媽媽把我從椅子上提起來,收走我的碗筷,拿抹布反覆擦著我眼前的桌子。
隨後用手肘把我頂開,聲音低沉得可怕,一個個字從牙縫裡擠出:
「我看你那天就是故意的,見不得你姐比你好。」
「好不容易一家人聚在一起,你盡掃興,趕緊走!」
「生了你,家裡就沒有過好事!」
又是這句話。
我無力地看向爸爸,想讓他說句公道話。
畢竟留守在爺爺家的童年裡,爸爸有來看過我幾次。
可這次他卻只是沖我嘆了口氣對我說:「算了,你媽年紀大了,別每回來都吵。」就坐回沙發上看新聞了。
媽媽又一次從茶几下翻出了一隻藍色嬰兒襪禮品袋,看著抹淚。
那個藍色禮品袋,是我在媽媽肚子裡時,一個私人醫生給她的。
藍色代表男,粉色代表女。
如果查錯了,可以全額退款四百塊。
而我出生那天,他們收到了四百塊退款。
爸媽掀開包被看了一眼就不再理我。
任我哭鬧,也不給我奶喝。
外公見我可憐,把我抱回家養。
直到十歲那年,外公身體越來越不好,爸媽才把我接回家。
回家那天,爸媽拉著我解釋,當初把我託付給外公,是因為沒錢養我。
當時我就在想,有錢養姐姐,沒錢養我。
3
回家後的第二年,姐姐有寬鬆的內衣。
而我依然穿著外公兩年前從地攤上給我買的布背心,胸口被綁得很緊,也不透氣。
有次我和媽媽提出想要姐姐那種。
我媽卻用一種嫌棄厭惡的眼神看著我:「你姐比你大,肯定要穿好一點才能塑形。」
「你這麼小要買那麼好的幹嘛?發騷嗎?」
媽媽的話很難聽。
我說算了,但她不肯罷休。
晚上吃飯時,又和我爸提起這件事。
「林知夏你可要管管了,看到姐姐有啥,就開始眼紅了。」
爸爸敷衍道:「大的買了,小的肯定要買啊。」
我媽愣了一會,拿出她的大嗓門。
「你問都不問是什麼就說買買買,咱們家錢很多嗎?小孩你是一個不管!你知道林知夏眼紅的是啥嗎?」
「內衣!她才十二歲就想買那種內衣了,你說說,是不是不自愛!」
我壓下眼淚,哽咽地解釋道:「媽,我不要了,你別說了。」
那天的媽媽為了證明她是對的,直接把我上衣當著爸爸姐姐的面脫下來。
我被布背心勒紅的那周圍已經起了疹子。
爸爸看了一眼,低下頭扒飯。
姐姐則是一副我有傳染病的表情,抱著碗彈跳很遠。
媽媽愣了一會,趕緊把我衣服套上,語氣平和了許多,隱約聽到一絲心疼。
「快把飯吃了,媽帶你去買,以後這種事早點說!」
那天,媽媽幫我挑了一件內衣,很合適。
回家路上,媽媽把我扔在身後,和人打了一路的電話。
我小跑跟上她的腳步。
聽到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小的喲,不得了,什麼都要和她姐姐比。」
這是第一次感覺到媽媽偏心。
因為她給姐姐買內衣時,是牽著她回家的。
就連回家時,也是讓姐姐走裡面,怕被姐姐被車撞到。
不僅一次性買了四件,一路上還會教她怎麼穿,小了要和她說,再買新的。
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部位。
可對我,就像是完成任務一樣。
我吸了吸鼻子,扯了扯媽媽的衣袖小聲說:
「媽媽,以後我賺錢了會還你的。」
她只是不屑道:「切,你長大別問我要錢就阿彌陀佛了。」
即便如此,我也會告訴我自己。
好不容易有了爸媽,不可以計較這些。
我要像爺爺說的爭口氣給他們看。
所以之後不管遇到什麼不公平的事,他們只要對我笑了笑,我就原諒他們了。
直到長大後,我發現謙讓並不能讓爸媽愛我。
所以,我學會了搶。
姐姐有的,我沒有的,她在我面前炫耀,我就會搶,搶不到就摔壞。
媽媽「主持公道」時,發現道理講不過我的時候,就會默不作聲拿出藍色禮品袋哭泣。
仿佛在提醒我:
「算了,你本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
「但你運氣好,我們還是把你養大了,你不准再要更多了。」
每一次爭吵,都會因為她的哭泣敗下陣來。
4
這次見我沒再說話。
媽媽此時也摔下抹布,雙手抱胸坐在椅子上,語氣平和了許多。
「林知夏,我和你爸沒什麼文化,但在這個家也不是誰有錢,誰就可以翻天。」
「這幾年,你是把工資都給我們了,你不要覺得是我們欠你的,這是你應該做的。」
「如果那天被甩自閉的人是你,望春也會去打工來養我們這個家。」
「誰困難了,我們大家就得拉一把,這才叫一家人。」
林望春和以前一樣打圓場。
她搭上我的肩膀,「安慰」著我:
「知夏,你做女兒的,怎麼可以因為錢和媽媽大吵呢?都是一家人,別斤斤計較了。」
「你看我,就從來不會說我給家裡花了多少錢,沒必要,真的。」
我拿掉她搭在我肩膀上的手,笑道:
「林望春,你一分錢都沒有花在家裡過,憑什麼對我說別斤斤計較了?」
她正欲張口,被我打斷:
「我知道,你又要說上次在群里 AA 修祖墳你出的錢比我多。」
「但你別以為我不知道,那是媽媽為了你在親戚朋友前有面子,給你錢要你發群里的,而媽媽的錢,是我的!」
「林知夏!你閉嘴!誰讓你這麼跟姐姐說話的?一點教養也沒有!你看你外公把你教成啥樣了!」
我媽呵斥住我。
林望春仰起頭笑道:
「祖墳那事我懶得和你扯,但這次媽媽的鐲子雖然是金包銀,那我也是花了幾千!」
媽媽在一旁附和:
「林知夏,這點你姐說得對。」
「雖然家裡開銷都是你出,但我喜歡什麼,你都不知道。」
「我剛剛就開玩笑問你以後能不能給我買個真金的,你就東扯西扯,挺讓我心寒的。」
我的喉嚨堵住了。
明明是媽媽出錢給她買的金鐲子。
林望春卻可以這麼有恃無恐地撒謊。
全因為有人撐腰。
忽然,我也懶得拆穿她們了。
我還挺想看看,沒有我養這個家,林望春還能不能一直被爸媽寵著。
「行,姐姐說得對,媽媽也說得對。」
我慢悠悠地打開包,走到媽媽跟前。
從辭職報告和店鋪租賃合同里,抽出了辭職報告放在桌上。
「既然您說,誰困難了,誰就拉一把,這才叫一家人。那我就放心了。」
「我已經辭職了,現在沒有工作了,以後家裡的開銷就交給姐姐了。」
5
「以後要啥事要我出錢的,媽媽你記得幫我出,別讓我丟了面子。」
原本盯著藍色禮品袋的爸爸伸頭看向我們這邊。
我媽猛地起身,目光快速掃過辭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