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楊阿姨,之前身體一直挺健康的。但是幾個月前,她感覺自己左側口腔有個地方總是會長潰瘍發疼。
她以為這是幾年前留下的爛牙根偶爾磨破旁邊的黏膜導致的,而且每次潰瘍幾天後潰瘍面就會慢慢縮小,所以她也就沒太在意了。
但是最近這次口腔潰瘍,幾周了都還沒有好轉,反而潰瘍面越來越大了,只要隨便吃點東西都會刺激到潰瘍而疼痛,而且口臭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後來潰瘍患處臉頰更是長了一個硬硬的小腫塊。
在家人的反覆催促下,楊阿姨終於到醫院就診了。最後根據病理報告的結果,楊阿姨被確診為左側頰黏膜高分化鱗癌,是口腔癌的一種。
楊阿姨很不理解,不就是個小小的口腔潰瘍嗎,怎麼就變成口腔癌了?
一、癌字三個口,不少癌症都是「吃」出來的
癌症的發生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環境、飲食、不良生活習慣等,其中飲食便是一大決定因素。
2019年,《柳葉刀》發布了一項關於飲食風險對健康影響的系統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1990-2017年195個國家或地區的25歲或以上成年人的飲食結構
研究發現,全球有接近22%的死亡案例跟不健康的飲食結構有關。在眾多不良飲食習慣中,前三位分別是高鈉、低雜糧和低水果,主要會導致人們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