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月揚農場。】
【請謹記以下規則。】
【麥粒是植物器官,不是人類器官,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請不要和小麥發生親密行為。】
【農場衛生間均配備智能馬桶,如廁後,馬桶蓋會自行關閉。請不要手動打開馬桶蓋,更不要直視自己或他人的排泄物。】
1.
2025 年 2 月 1 日,演員蕭明燁在拍攝古裝劇《地外飛仙》時,因為威亞設備故障,從高處摔下,導致頸部脊髓嚴重損傷。
全身上下,就只有眼球能動了。
他意識雖然清醒,但身體已經不可能恢復了。
蕭明燁能唱能跳有演技,還有一張帥得很有辨識度的臉。
出道十年,佳作不斷。
今年更有 2 部古偶和一部大製作電影待播,可謂星途璀璨。
這一摔,全碎了。
碎得最徹底的,是狂熱粉絲的夢。
悲痛,傷心,惋惜,是真的。
沮喪,失望,掃興,也是真的。
一個只有眼球能動的男人,已經不適合出現在醬醬釀釀的白日夢裡了。
再過個幾年,萬一再爆出他失去容貌管理後的醜態,就更沒意思了。
蕭明燁沒有給大家「嫌棄他」的機會。
2 月 14 日,熱搜第一是蕭明燁的遺囑。
2 月 15 日,經紀人承認,蕭明燁失蹤。
2 月 23 日,警方在東山森林公園的山坡上,發現了蕭明燁的腳掌、手掌,還有頭。
2 月 28 日,警方在蕭明燁別墅的下水道里,發現了他的內臟碎塊。
一時間,謠言四起。
當然最受歡迎的是陰謀論。
一個只有眼睛能動的人,怎麼寫遺書,怎麼自殺?
誰幫的他?
誰分的屍?
或者這根本就是謀殺?
……
【他是不是養小鬼被反噬了?】
【娛樂圈養小鬼的明星很多,不稀奇。】
【他能大紅大紫,一開始就靠「獻祭粉絲」。】
【對對對!他一開始演過幾個不錯的角色,但一直不火。後來,有個粉絲為了他搞出人命,他才一路大紅大紫。】
【別瞎嘚嘚了,小鬼反噬才懶得斷頭斷腳搞這麼麻煩,他是被地煞神懲罰了。】
【去年就有人提醒過他了,他冒犯了月揚村的地煞凶神。讓他回去拜,他沒搭理。】
【身為本地人,我可以負責地說,月揚村那塊地確實很邪的。】
……
於是謠言的走向,漸漸聚焦到月揚村的地煞凶神。
2024 年 4 月至 9 月,蕭明燁參加了一檔種田真人秀節目,叫《種田樂》。
節目組曾租用月揚農場的麥田進行拍攝。
月揚農場,就是原來的月揚村。
六十年前,河豐農業大學遷到了村子附近。
隨著學校擴建,村子分批拆遷,耕地也變成了農大的實驗田。
十年前,城市規劃改造,農大又搬到較為偏遠的郊縣。
只留下小麥種植研究院,還有和那兩百畝實驗田,沒有搬走。
這片實驗田,就是月揚農場。
如今,月揚村附近已經成為石鼎市最繁華的商業區。
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卻藏著一大片麥田。
一大堆開發商饞得直流口水,硬是沒人動得了。
這確實容易引人遐想。
聽本地的老人們說,月揚村的麥田,旱澇保收,消災避禍,有神靈庇佑。
當年曹操路過,都得下馬牽著走。
遇到饑荒災年,一畝地就能養百口人。
不過,這個傳說沒人當真,畢竟曹操沒有來過河豐。
但是,蕭明燁出事後,有人添油加醋,說月揚村所謂的神靈,其實是「地煞凶神」。
謠言說,月揚農場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歸地煞神所有,不能帶離農場。
如果帶走了,不管是不是故意的,輕則破財,重則喪命。
蕭明燁在拍攝時,曾不小心把自己養的多肉植物跌碎在麥田裡,估計是移栽的時候,摻進了農場的土,帶走了,因此才冒犯了地煞。
他的死,是神罰。
於是,大家紛紛化身名偵探,把《種田樂》的正片和花絮拆碎了嚼爛了,七剪八湊的,去證實地煞神的存在。
一開始,這些謠言只局限於神神鬼鬼的玄學範圍,焦點還在蕭明燁身上。
但一個名叫「知更鳥的勳章」的視頻博主,將輿論推向了新高峰。
她說,月揚農場在培育生化小麥。
這種小麥是航天育種的新品,接受了來自宇宙的輻射,發生了變異。
麥粒是肉質的,可以與人類結合,繼而繁育出營養豐富的人麥。
鏡頭裡,甚至有人頭形狀的麥穗,以及人和小麥不可描述的炸裂鏡頭。
視頻最後說:
「月揚農場從來不對外開放,為什麼卻同意《種田樂》進入拍攝?」
「他們真正的目的,是利用那些陽光帥氣的男明星,來刺激誘惑小麥,增強它們的育種慾望!」
一時間,「生化小麥」、「肉麥」、「人麥」、「吃小麥就是吃人」、「麵食致癌」等詞條頻頻登上熱搜。
和所謂的「地煞凶神」相比,這些言論,才是真正讓人恐慌的。
農場沒辦法,只能站出來闢謠了。
2.
【河豐農業大學小麥種植研究院——嚴正聲明】
近日,網絡上關於我院所屬月揚農場的不實信息,引發公眾關注,現就相關傳言澄清如下:
一、「地煞詛咒」不存在。
月揚農場是科研實驗田,承載著多項重要科研項目。
出於科學研究和生態安全考慮,農場確實有嚴格規定:
「禁止攜離任何生態樣本。」
農場內土壤、植物、動物、昆蟲……都可能是我院科研實驗材料。
任何破壞都會造成不可逆的研究損失。
所謂「帶走物品會招致厄運」的說法,是對科研嚴謹性的曲解和誇大。
二、《種田樂》節目組拍攝情況說明。
2024 年 4 月至 9 月,《種田樂》節目組曾租用月揚農場 4 號、5 號、10 號、15 號農田進行拍攝。
這四塊田地屬於實驗田保護行的一部分,栽種的是普通品種小麥。
入住農場時,蕭先生因迷路誤入 9 號實驗田,不慎將行李中的多肉盆栽掉落在田裡。
為了避免污染土壤,我們已經及時清理了多肉植物和花盆裡的營養土,並賠償了蕭先生的經濟損失。
《種田樂》節目組離開農場時,並未攜離任何生態樣本。
三、生化小麥,不存在
某自媒體用戶誣衊我院種植生化小麥,甚至出現了「人頭麥穗」、「人麥雜交」等不合常理的鏡頭。
經技術部門核實:
「人頭麥穗」畫面,是將我院 77 號實驗田影像資料與人類面部進行換臉合成。
「人麥雜交」鏡頭,是將小麥籽粒放大,模糊其腹溝,疊加中學生生理教育影片,最後進行打碼,製造擦邊聯想,誤導觀眾。
視頻中提到「利用帥氣男明星的性張力,誘惑小麥繁育」,是對「小麥誘變育種技術」的曲解。
在基因作物的研究中,人類基因確實有可能引入到植物中(但經常因為倫理問題被叫停)。
不過,人類和小麥,有著不可逾越的生理屏障,不可能通過傳統的跨物種雜交進行基因交換或融合。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
我院始終恪守「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初心,通過改良小麥育種與種植技術,造福國家與人民。
通過這次事件,我們也意識到,農學科普,任重道遠。
為此,我院將在 2025 年 6 月 13 日至 6 月 15 日,舉辦開放日活動。
三天兩夜,包食包宿。
時值麥收,歡迎大家預約,體驗收割的樂趣。
河豐農業大學小麥種植研究院
2025 年 3 月 10 日
3.
領導一拍腦袋,要搞個開放日。
農場把接待任務,交給了後勤部。
這可把我們忙壞了。
月揚農場不對外開放,根本沒有接待能力。
去年《種田樂》節目組來拍攝,是公對公項目。
農場和節目組、節目組和明星、工作人員之間,都有很詳細的約束性協議。
跟開放日的管理難度完全是兩個層級。
後勤部主任老李,急得去找領導拍桌子。
領導剛被他的領導批了,也正惱火。
「人家中核都有官方號了,我們一個小破農場,搞個開放日,拉近一下和老百姓的距離怎麼啦?
「就是因為以前總是遮遮掩掩搞神秘,才會引發這麼多負面輿論!」
老李勸不住領導,心裡又明白這個開放日根本搞不了,簡直崩潰。
我給出了個餿主意:
「不行咱們就在預約小程序上動動手腳,一開放就是約滿的狀態。
「到時候找幾個工作人員裝成訪客拍拍照片,再發兩篇通稿,應付應付得了。
「等風頭一過,就沒人再關注這事了。」
老李一聽,是個辦法。
「小蒲啊,網上這些貓三狗四的事兒,還得靠你!漲你一百工資!」
4.
我叫蒲小玲,23 歲,是月揚農場的勤雜工。
月薪 1700,哦不,現在是 1800 了。
全年無休,五險一金,包吃包住,沒有編制。
說實話,這份工作錢少事雜,沒什麼晉升空間,不太適合年輕人。
但是,對於「社會性死亡」的我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安身之所了。
15 歲時,因為任性,我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搞得家破人亡,不得已住進了福利院。
雖然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但我被輿論吞噬,成了臭名昭著的「病嬌少女」。
用現在的話說,大概就是黑深殘精神小妹吧。
18 歲時,我離開福利院,打算自力更生。
可根本沒有公司願意要我。
倒是有些做直播的,想借著我的惡名,將我包裝成網紅,說是「能賺大錢」。
我其實無所謂。
不過,被福利院院長張媽媽攔下了。
她四處奔波,到各種部門磨了很久,才幫我找到這份勤雜工的工作。
張媽媽說,這裡的人整天忙著科研,根本不在乎外頭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只要我安守本分,這份工作可以安安穩穩做一輩子。
可她並不知道,在月揚農場,要守的不止「本分」。
還有奇怪的員工守則。
5.
入職的前三個月,我並沒有覺察到那些規則有什麼異常。
因為我壓根就沒看明白。
這裡是科研機構,隨便從田裡拽一個戴草帽的,都可能是博士後。
他們定的規矩,我一個中專生看不懂,很正常。
反正我死記硬背,能應付老李的考核就行了。
我的日常工作很雜。
除了老李臨時吩咐的事之外,還要負責清掃 7 號到 97 號實驗田之間的小路。
這個區域共有 91 塊實驗田、7 間大棚溫室,穿插著 22 條小路。
小路用鋼筋水泥架空澆築,路面寬約一米,高出土地六十公分。
據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不破壞土壤。
看起來工作量挺大的,對吧?
其實真正幹活的,是一台大型戶外清掃機器人。
機器人的吸力很強,垃圾倉也大,一般的碎枝雜葉或小鳥小雀的屍體,都能吸進去。
我只需要跟著它,偶爾清理一下路面上比較大的動物屍體就可以了。
每天凌晨 3 點,我從外圍的 97 號實驗田開始清掃,到 7 號實驗田結束,大約需要五個多小時。
我第一次遇到「規則事件」,就是在 7 號實驗田。
7 號田種的是新品種毒麥,編號「cv.月揚-077」。
毒麥原本是一種入侵性雜草,長得和小麥差不多,但寄生在麥粒里的麥角菌,會致盲、致幻、致死。
為了防止鳥類和小動物誤食中毒,7 號田四周和上空加裝了密密實實的高壓電防鳥網。
每天清晨,四周的小路上,總是鋪滿了鳥雀的屍體。
我有點搞不懂科研人員的腦迴路——
為了防止鳥被毒死,所以先把鳥電死?
但我也沒有細想。
不思考,就沒煩惱。
直到遇到「規則 9」事件,我才明白,那些東西,根本不是鳥。
6.
【後勤部員工守則 9:如果 7 號實驗田的防鳥網破損,無論你看到什麼或聽到什麼,決不能做出任何回應!請馬上離開現場,並向後勤部主任報告!】
2021 年 6 月 7 日,凌晨兩點。
颱風拐彎,暴雨來得猝不及防。
沒來得及搶收的小麥,被暴雨砸得七倒八歪。
白博士跪在田裡崩潰大哭:「完了完了!我的論文啊!老天爺你沒有心啊!」
聽說,為了培育一個什麼新品種,她已經在這塊田裡耗了九年了。
這時,老李打電話過來:
「0 號溫室棚頂漏了……滋滋啦啦--你、滋滋、工、滋滴滴……」
暴雨傾瀉,信號斷斷續續。
我趕緊往 0 號溫室跑去。
0 號溫室在 7 號田附近,是農場最大的溫室,東西橫跨整個農場,像一道屏障,將農場分為南區和北區兩個區域。
我工作的區域,屬於北區。
而南區,還有二十塊用字母標號的實驗田。
只有穿過 0 號溫室,才能進入。
但普通員工沒有權限。
我一路小跑,快到 7 號田時,突然聽到一陣嘈雜悽厲的鳥叫。
閃電擦亮夜空。
無數隻滿身泥濘的鳥,尖叫著,從 7 號田裡飛出來,齊刷刷地撞向高壓電網。
原來,這個防鳥網,防的是裡面的鳥。
「嘰嘰嘎!」
「嘰咿嘰!」
「嘰呀嘰呀!」
它們的身體像麵糰一樣柔軟,硬扛著電流,拚命從網孔里擠出去。
這時,一聲炸雷,閃電凌空劈下。
密密麻麻的電弧在防鳥網上爆裂。
我站在小路上,看傻了眼。
人生第一次,對天、對地、對生命,還有我無法理解的未知,生出了深深的敬畏。
「小蒲!還愣著做什麼?過來幫我一下!」
是老李的聲音。
高壓電防護網被雷劈了個洞。
他的肩膀卡在破洞處,泥水與血水混在一起。
「斷網扎進我肩膀里了,嘶……你快拽我一把!」
我上前兩步,剛要伸手,可又隱隱覺得不對。
大腦如條件反射一般,開始默誦「規則 9」!
【如果 7 號實驗田的防鳥網破損,無論你看到什麼或聽到什麼,決不能做出任何回應!請馬上離開現場,並向後勤部主任報告!】
那現在這種情況怎麼辦?
主任就在我眼前。
他肯定已經知道網破了,我還用報告嗎?
如果我報告了,就違背了「不能回應」規則。
如果我先跑了,老李秋後算帳扣我工資咋辦?
算了!!!
就一板一眼按照規則做吧。
我「馬上離開現場」,跑到遠處,拿出手機給老李打電話。
沒人接。
對啊!
他被卡在網裡,想接也接不了。
於是只好跑回去:「報告主任!7 號田防護網破了!」
老李急道:「廢話!我當然知道!」
我:「那我通知到位了,按照規則 9,我得先撤了啊!」
老李吼道:「你給我站住!你給我聽著!我收到了你的報告,現在派你去處理 7 號田防鳥網故障!你先把我拉出來!這是行動指令!」
哎!?
這有點給我整不會了。
我的腦子皺巴巴地轉了幾下。
——剛才,我已經按照規則去做了。
——現在,我執行主任的新指令,不算違規吧?
不會扣工資的吧?
我:「我先找個干樹枝!」
老李:「這種鬼天氣去哪找干樹枝!如果有電我早死了!你快點拽我!」
我踢開腳邊的死鳥,正要握住老李的手。
「蒲小玲!你在做什麼!」
又一個老李從身後衝過來,一把將我扯到小路上。
「規則 9!一天天的都白背了嗎?」
他全身濕透,臉色蒼白,一副隨時會扣光我工資的模樣,看起來很可怕。
對嘛對嘛,這才是李主任!
那卡在電網裡的人是——
身後,那全身是泥的人,開始低低地哭泣。
電流在他的身體里穿梭,留下細長電痕,忽明忽暗。
「玲寶,爸爸好疼啊——」
是、是我爸的聲音!
全世界叫我「玲寶」的人,也只有他了!
「玲寶,爸爸好疼啊!」
我知道那東西不是我爸。
我爸已經死了八年了。
可我……
還是忍不住向他伸出了手。
只要是和爸爸有關的東西,我都無法拒絕。
老李罵了句髒話,用力揪住我雨衣的後衣領,拖著我遠離 7 號田。
噼里啪啦的雨聲里,斷斷續續傳來爸爸的聲音。
「沒事的玲寶,不用管爸爸,你快走吧,爸爸不會有事的……」
「爸爸不在身邊時,你要好好的,別再任性了……」
「帶著爸爸的愛好好活下去……不用惦記爸爸……」
我知道,說話的不是我爸!
可就算是妖魔鬼怪,能用爸爸的聲音對我說這樣的話,我就算死了,也無所謂了!
我得去救他!
老李見我掙扎得厲害,從身後死死抱住我。
我乾脆脫掉雨衣,來了個金蟬脫殼,不顧一切地奔向 7 號田。
那一瞬間,我只剩一個念頭——
救爸爸!
老李一個肘擊,我兩眼一黑。
醒來時,我已經躺在農場的醫務室里了。
窗外,天已放晴。
一個老伯,翹著二郎腿坐在窗邊,正用黑髮卡掏耳朵,掏一下,吹一吹。
我腦袋嗡嗡作響,緩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那人是老李。
說實話我一直搞不太清他的年紀。
比如現在他拱肩縮背掏耳朵的樣子,像個五十多歲的老伯。
但他在麥田裡掄著膀子幹活的時候,皮膚黝黑水光發亮,看起來就是個三十多歲的壯漢。
見我醒了,他把發卡塞褲兜里,站到床邊。
「我、我爸、我……」
「都是你的幻覺。暴雨天氣,毒素溶解,隨水汽蒸騰……簡單說就是你中毒了。」
「可是——」
「——沒什麼可是,你這個月扣 200。」
他打斷我,亮出絕殺技。
後來我去查了監控。
電網確實破了一個洞。
但並沒有人卡在破洞裡。
只有我,一個人傻站在 7 號田邊,朝著破損的電網,一次次伸出手。
老李說,我一旦碰到電網,必死無疑。
「你死了是小事,萬一導致電網斷路,田裡出了事,我可擔不起那個責任。」
田裡能出什麼事?
老李沒說。
不過我隱約猜到了。
因為那一晚,我真切地看到了泥人的眼睛,是一粒肉色的巨大麥仁,麥仁的腹溝里,溢出明黃色的濃漿。
7.
現在,我已經在農場裡工作了四年多了。
我無比清楚地明白,這些科學家們,在培育一種很不一般的小麥。
不過,這種不一般,不是我這樣的腦子能理解的。
既然如此,我乾脆放棄了理解。
無知,就是我最強的護盾。
那次「規則 9 事件」後,我又遇到了七、八起離奇事件,都有驚無險。
比如。
【後勤部員工守則 17:麥粒是植物器官,不是人類器官,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請不要和小麥發生親密行為。】
剛入職看到這條規則時,我還挺好奇的。
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才會特意制定出這樣的規則?
應該不會有人對小麥做那種事吧!?
直到有一天,實習生小劉一直沒回宿舍。
第二天凌晨,我在 79 號實驗田裡找到了他。
當時天還未全亮,晨霧瀰漫。
他沒有穿衣服,跪坐在田壟之間,將幼穗的青麥仁搓到掌心。
他顫抖著親吻它們。
一粒一粒塞進身體里。
一邊塞,一邊發出又痛又愜意的嘆息。
他和我年紀差不多,是個精力旺盛並且敢於嘗試新鮮事物的大學生。
「小劉?」
我試探著喊了一聲。
他緩緩轉過臉,嘴角震顫著揚起:
「你要不要試試?」
我看著他掌心的青麥仁,心裡竟也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渴望,讓人心煩意亂。
就好像身體的某處,又空虛又擁擠,皺巴巴的,想伸進去一點一點熨平。
幸好上次老李罰得很,200 塊罰款讓我瞬間清醒過來。
「試試吧,很、很好的。」
小劉捧著麥仁向我走來。
他的眼睛裡,快速長出青色的麥芒。
我當場嚇得腿軟,連滾帶爬地跑了很遠,才給老李打電話。
後來,小劉被帶到醫務室時,已經完全失去了人的形狀。
他的身體迅速鼓起來,皮膚變成青綠剔透的顏色。
細密的麥芒從他的皮膚下瘋長出來,抖下黃綠色的花粉。
我好奇但又不敢看,嚇得跳到醫務室門外,隔著窗遠遠看著。
醫務室的小高姐姐也有點慌。
她拿著個大號的痘痘鉗,根本無從下手。
小劉的身體迅速失去水分,骨骼「嘎巴嘎巴」地扭曲變形,身體上所有凸起的部位,都深深陷進了骨頭裡,就連五官也完全消失了。
最後,他整個身體,變成了熟透的麥穗。
啪嗒。
一顆手掌大小的、瑩亮飽滿的麥粒滾落到地上,散發出異常迷人的肉香。
緊接著,更多的麥粒從小劉身上剝落……
後來我就被老李拉走了。
為了安撫我,他還請我到招待所做了個全身 SPA。
之後,我就漸漸淡忘了這件事。
過了很久之後,我偶然聽到白博士和藍博士討論小麥增產什麼的,突然就想起了小劉。
我跑去問老李:「那些科學家想增產,為什麼不研究小劉?小劉產量肯定高啊!」
老李問:「哪個小劉?」
我說:「就是把青麥仁塞進囗囗里的那個啊?」
老李愣了一下,隨即很嫌棄地撇撇嘴:
「咦~~~~什麼雞鴨鵝的,小姑娘家家的腦子都裝的什麼髒東西啊?咱農場沒小劉這號人!」
我想再細問問,老李便很篤定地說,是我的幻覺。
好的吧。
幻覺。
再比如,「規則 19」事件。
【後勤部員工守則 19:不可以將任何哺乳動物的屍體,埋在農場裡,活的更不行。】
這條規則看起來很正常。
農場實驗田裡種的都是科研「材料」,堆肥養土都有標準比例,肯定不能瞎埋東西。
這個我懂。
後來,我經常投喂的一隻流浪貓死了。
它是只三花,黑白橘三色,平時老愛在 33 號田埂上曬太陽。
我隔三差五給它帶一塊水煮雞胸肉,有時坐在小路邊和它聊天。
主要是聊我爸。
它很高冷,不愛搭理我。
但偶爾會送一隻長相工整的田鼠給我。
大概是農場小麥的品種問題吧,我在清掃小路時,經常遇到長相別致的動物屍體。
三隻眼的野狗。
腦袋長在後背上的黃鼠狼。
八條腿的羊。
還有全身長滿尾巴的田鼠。
能挑一隻這麼眉清目秀的田鼠給我,想必它花了不少功夫。
在與世隔絕的農場裡,這隻三花,算是我唯一的朋友了。
可是有一天,它死了。
沒有原因。
老李讓我當有害垃圾處理掉。
我捨不得。
前面說過,田間的小路都是架空的,路與地面之間有六十公分,長著些雜草。
雜草中,裂出個小坑,剛好能裝下它。
這裡沒種科研材料,應該不會破壞土壤吧?
於是,我將貓塞進裂縫,掩了一層土。
可第二天,那貓,活了。
它前身直起,縮著脖,肚子鼓鼓囊囊,兩腿直立,晃動著前肢,像雞一樣行走。
探個頭,走一步。
再探個頭,再走一步。
走著走著——
噗嘰!它把前肢晃掉了。
噗嘰,右腿也甩掉了。
噗嘰,左腿。
最後,它只剩身軀和頭,像個不倒翁一樣在田裡搖晃著。
「小三?」
我試著叫它的名字,我取的。
它一轉頭,卻把腦袋也轉了下來。
脖子裡噗噗噗地噴出黏稠的液體。
有一些飛濺到我臉上。
無色無味,也不蟄。
我兩眼一黑,直愣愣倒在地上。
後來我問老李,那隻噴射貓到底是什麼東西?
別說又是幻覺。
他眉毛一挑:「什麼是什麼!?是你這個月扣掉的那 800 塊工資。」
比扣 800 塊工資還可怕的,是規則 13。
【後勤部員工守則 13:農場工作人員不會長痔瘡。如果你發現自己長了痔瘡,請在 1 小時內前往醫務室切除。】
我一直以為這條規則是員工關懷計劃。
直到前年夏天麥收時,我真的長了痔瘡。
當時大約是下午兩點,正是最熱的時候。
我的全身都被汗浸透了,總覺得有什麼東西夾在屁股那裡,又痛又癢。
我躲進麥地里摳了一下。
完了,是痔瘡!
可我又累又餓,夾著小痔瘡,根本不可能在 1 小時內趕到醫務室。
誰知那痔還挺好的,竟然說:
「要不要先吃了我墊墊肚子哇?反正我還會長出來的!」
我嚇得一激靈,向著醫務室一路狂奔。
小高姐姐給我切痔時,連麻藥都沒來得及打。
「小蒲,你忍著點,再耽誤下去,它就不聽話了。」
我趴在床上,疼得眼淚汪汪:「痔……為什麼會說話?」
小高姐姐柔柔地笑著:「還能為什麼呀?因為你產生幻覺了唄?」
遇事不解,全是幻覺。
這幾年下來,我早就習慣了。
他們隨便說說。
我隨便信信。
反正也問不出什麼答案。
說實話,我有時也想過辭職。
可一想到外面那操(四聲)心的世界,我心裡總是發怵。
我已經沒有家人了,也沒有心力去尋找和經營新的親密關係。
在這裡,起碼有老李罵罵我,有小高姐姐拿我逗樂,還有白博士、黃博士、藍博士、各種博士需要我幫他們干雜活。
我喜歡這樣。
何況,外面的世界裡也有規則,並且不會明明白白寫出來。
所以農場裡那些古怪的規則,反而讓我有一種安全感。
當然,前提是,別作。
可惜,一大群不守規矩的人,馬上要來了。
8.
農場開放日預約小程序,被黑了。
100 個貨真價實的訪客,全約上了。
老李根據名單做了個簡單的背調,光是自媒體、探秘博主、主播,就占了三成。
全是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主。
而而且,農場從來沒有接待過這麼多人。
而而而且,還是三天兩夜!
而而而而而且,我們原先根本沒打算真開放,所以啥啥沒準備!
現在好了。
我們要在七天內劃出一個面向訪客的開放區域,還要在規則頻發區域建一個隔離網,確保他們看不到不該看的東西。
農場招待所房間不夠。
幸好是夏天,可以劃出露營區湊數。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制定一個《訪客守則》。
這是最難的。
因為不止後勤部有規則。
科研組、育種組、溫室組、生測組、檔案室、醫務室……
每個部門的規則有交叉相同的部分,也有僅限於自己部門知道的部分。
老李把各個部門的領導請到會議室,想琢磨一套看似合理、又能起到約束作用的訪客提醒。
「挑挑危險級別最高的,別多,十條以內。多了人家都記不住,反而壞事。」
「那不可能。光我們檔案室就有 49 條。」
「檔案室可以不列入參觀範圍。」
「實在不行的話,咱們就只開放招待所和保護行的田?」
老李搖頭:「必須拿出點『真東西』震震他們,不然媒體又會說咱們研究院全是吃乾飯的,領導面子上不好看。」
「那到底咋整!」
老李點上煙,猛吸一口,恨恨地罵了幾句國粹,抬眼瞪了我一眼。
我、我就是個端茶倒水的。
報名小程序又不是我黑的。
但總歸還是心虛的。
我想將功補過,小聲說:「我倒有笨辦法……」
老李大吼:「知道是笨辦法就不要講啦!遲早被你害死!」
吼我也沒用。
開放日如期而至。
老李最後還是採用了我的笨法子。
9.
【月揚農場迎賓廣播】
尊貴的來賓:
歡迎來到月揚農場。
為了保證大家有一個安全、愉悅的參觀體驗,我們為每位訪客配備了專屬 VIP 導覽員。
他們均為我院工作人員,將為您提供專業的講解服務。
參觀期間,您可以拍照、錄影,但禁止直播。
農場是無人機禁飛區,配備無人機驅離系統,且屏蔽衛星通訊信號。
農場內的作物,大多為科研實驗材料,其中包括用於種質資源研究的毒麥,請勿採摘、碰觸或食用。
為了增加開放日活動的趣味性,我們在參觀中融入了科幻劇本殺元素。
如果您在農場內看到超現實物體、或無法理解的事物,請不要驚慌,這些都是劇本殺遊戲的一部分。
請聽從導覽員指引,不要強行干涉劇情,否則您將被判定出局,提前結束參觀,且沒有任何補償。
劇本殺通關獎勵:8000 元。
通關標準:完全遵守規則、聽從導覽員指引、避開所有「非現實劇情」的訪客。
以下,是月揚農場劇本殺環節的訪客規則:
【規則一:請不要遠離您的導覽員,儘量保持全天 24 小時形影不離。】
您的導覽員一定與您性別一致,且編號不變。
如果您和導覽員走散,請留在原地,直到導覽員找到您。
編號,是導覽員的唯「一」識別標準。
【規則二:如果感到身體不適,請立即停止參觀。】
夏收時節,高溫乾燥,蚊蟲較多。
如果您有任何身體不適,請立即停止參觀,去往農場招待所。
您將獲得 5000 元健康補償。
【規則三:請在指定餐廳就餐,員工食堂謝絕訪客進入。】
【規則四:請正確使用衛生間內的智能馬桶。】
請不要在廁所以外的地方大小便。
農場衛生間均配備智能馬桶,如廁後,馬桶蓋會自行關閉。
不要手動打開馬桶蓋,更不要直視自己或他人的排泄物。
【規則五:請注意,痔瘡不會與您交談。】
如果您聽到痔瘡與您搭訕,請立即告訴導覽員。
【規則六:農場沒有地下室。】
如果您發現任何通往地下的入口,請立即離開。
不要進入。
也不要和任何人、包括您的導覽員提及。
【規則七:人類不會對小麥產生食慾以外的慾望。】
如果您對小麥產生了食慾之外的生理慾望,請立即告知導覽員。
【規則八:請勿與農場內的動物互動。】
農場內的貓、狗、田鼠、土撥鼠等小動物,均用於維持生態平衡,且處於散養狀態。
請勿靠近、投喂、挑逗、攻擊或食用。
如果有任何東西攻擊您,請嚮導覽員求助。
【規則九:離開農場前,請務必體驗我們的溫泉 SPA 服務。】
農場招待所內有溫泉設施,提供全身 SPA 和溫泉浴,可舒緩疲勞,幫您適應農場外部環境。
以下是參觀行程安排。
【6 月 13 日】
15:00--訪客報到
17:30—自助晚餐(麵食+蔬菜)
19:00--講座:《是人類馴化了小麥?還是小麥馴服了人類?》
21:30--休息(露營區出入口關閉)
【6 月 14 日】
09:00—早餐(特色主糧+自製小鹹菜)
10:00--剪麥穗(97 號試驗田)
12:30—自助午餐(碳水大餐)
14:00—參觀人工氣候室
17:30—晚餐(品嘗非遺麵食)
19:00—講座:《種子的諾亞方舟:國家作物種質庫》
21:30--休息(露營區出入口關閉)
【6 月 15 日】
07:30—早餐(特色主糧+自製小鹹菜)
09:00—割麥比賽(15 號田)
11:30—自助午餐(麵條大賞)
12:00—溫泉 SPA(分三批次)
17:00—清場
祝您在月揚農場度過三天愉快的時光。
10.
6 月 13 日,艷陽高照。
農場東門的迎賓大道正在維修。
訪客們只能從北門進入,在坑窪不平、沒有蔭涼的土路上步行四十分鐘,才能抵達報到處。
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搭乘農場專用擺渡車。
拖拉機。
雖然車兜沖洗得很乾凈,還特意噴洒了玫瑰味清香劑。
但濃郁的香精味和積年老肥料留下的陳腐味混在一起,被烈日一烘,更讓人窒息。
抵達簽到處時,他們要麼累得大汗淋淋,要麼顛得五臟錯位。
一想到明後天還得在大太陽底下剪麥穗、割麥子,很多人心裡已經暗暗打起了退堂鼓。
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參觀日程是提前三天簡訊通知的。
簡訊中特意強調了「正值高溫天氣,地面溫度接近 40 度,很適合收割」。
有種地經驗的人,一看日程,就主動放棄了。
今天實際報到的,就只有 89 個人。
「哎,廣播里那些規則什麼意思啊?」
一個穿漢服的美女姐姐曬花了妝,坐在馬路牙子上用力扇著團扇。
我微笑著問:「您是說哪條?」
漢服美女站起身:「規則二,身體不適給 5000 塊那條!」
「就是字面意思。如果您感覺不舒服,可以隨時退出。農場補您 5000 元歉意金。」
「那我現在就退出,給不給?」
我抬手指向簽到處旁邊的小桌子,桌上有個立牌,寫著「出納」。
「現在退出,可以立刻到旁邊領取現金。如果 16 點以後退出,我們會建議您先去招待所泡個溫泉再走。」
漢服美女揪起領口,扇了扇被汗浸濕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