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提醒:中老年人出現5種表現,或許是發生了癌症,該檢查了

2025-10-03     任紹昌     反饋
5/6
便血、黑便、柏油樣便在臨床上高頻見於消化道癌症,尤其是結直腸癌、胃癌等,便秘、腹瀉反覆也是預警信號。

骨關節、內臟疼痛若持續不止,說明腫瘤已可能侵犯到神經、骨骼等深層組織,此時止痛藥往往無效。

長期消化不良、食慾減退,或許胃黏膜已出現惡變。早期胃癌難以「自診」,更不可依賴保健品或偏方緩解。

全身、眼白、皮膚發黃,預示肝臟或膽道腫瘤風險,「梗阻性黃疸」的危險係數極高,切不可認為「多喝水、吃點護肝藥就行」。

三、別再拖延!這套科學篩查和自保建議,中老年人要早知道

「每次有人勸我做體檢我就心煩,萬一查出事來,多大年紀受得住這事!」這樣的心理,在中國中老年群體中極為普遍。但醫學實踐證明,超過70%的癌症患者被發現時已到中晚期,想要獲得更佳治癒率,唯一方法就是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科學建議包括:

如果半年內莫名體重下降>5公斤、伴隨消化症狀或疼痛變化,建議儘快至正規醫院消化內科、腫瘤科就診,優選CT、超聲等系統性篩查。

出現便血、黑便者,腸鏡、胃鏡檢查極為關鍵。專家臨床總結:X光片查肺癌已屬較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早篩效果最佳。

持續性消化不良和反酸,除常規胃藥外請儘快做胃鏡+HPV篩查;女性加做乳腺B超,男性建議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

骨痛、背痛、持續乏力,要做骨骼、全身影像學檢查;皮膚、眼白髮黃切忌輕視,「肝功能+腹部彩超+腫瘤標誌物」三項聯查。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幸山輪 • 250次觀看
幸山輪 • 520次觀看
花伊風 • 220次觀看
幸山輪 • 150次觀看
幸山輪 • 280次觀看
喬峰傳 • 80次觀看
花伊風 • 40次觀看
孔瑞東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20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呂純弘 • 270次觀看
游啊游 • 100次觀看
喬峰傳 • 21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幸山輪 • 50次觀看
幸山輪 • 160次觀看
幸山輪 • 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4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花伊風 • 10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