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出現5個特徵,說明你血管「堵」了

2025-10-17     任紹昌     反饋
2/4


肢體麻木、發涼

當動脈血流嚴重減少時,肢體的最遠端(如腳部)就會感覺冰涼。同時,神經組織也會因缺血而功能異常,導致麻木、感覺減退、運動吃力。

行走時胸悶氣短

走路時,心臟需泵出更多血液來滿足肌肉的耗氧、耗能需求。如果冠狀動脈存在嚴重狹窄,心臟就會缺血,引發胸悶、胸痛、氣短。這些症狀暗示存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問題。

!間歇性跛行

走一段路後,一側或雙側小腿、大腿或臀部出現酸脹、疼痛、乏力甚至痙攣感,停下休息幾分鐘後得以緩解,再次行走同樣的距離,症狀又會出現。

走路時,肌肉耗氧、耗能增加,若血管狹窄無法輸送足夠的富氧富能血液,致使代謝廢物(如乳酸)堆積,就會引發疼痛;休息後,由於機體耗氧、耗能下降,疼痛便得到緩解。

行走不穩、步履蹣跚

當供應大腦的頸動脈或椎動脈嚴重狹窄,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影響負責運動和平衡的腦區,出現走路歪斜、步態不穩、如喝醉一般,這是腦卒中的重要信號。

步行距離越來越短

如果從前走一公里沒問題,現在走兩三百米就得停下,說明下肢動脈堵塞程度正在加重。該表現是血管狹窄進展的「紅色警報」,一旦出現應儘快就醫。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幸山輪 • 490次觀看
幸山輪 • 840次觀看
花伊風 • 470次觀看
幸山輪 • 400次觀看
幸山輪 • 580次觀看
喬峰傳 • 260次觀看
花伊風 • 200次觀看
一條毛 • 100次觀看
幸山輪 • 300次觀看
幸山輪 • 120次觀看
幸山輪 • 120次觀看
呂純弘 • 320次觀看
游啊游 • 250次觀看
喬峰傳 • 270次觀看
幸山輪 • 130次觀看
幸山輪 • 130次觀看
幸山輪 • 490次觀看
幸山輪 • 1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4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花伊風 • 18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