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飯八分飽」就錯了!醫生提醒:過了60歲,吃飯要儘量做到這3點!

2025-10-16     喬峰傳     反饋
7/8
老年人新陳代謝慢,血糖調節能力也下降,三餐不規律、暴飲暴食、或者長時間不吃飯,都會讓胰島素「抓狂」。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頓不吃、下一頓猛吃,血糖就像坐過山車。

建議每天定時定量,三餐+兩次加餐,讓身體有穩定的能量來源。

第四,別隨便節食,尤其是生病期間。

很多老年人一生病就開始「吃清淡」,甚至「吃少點」,以為這樣能「減輕胃負擔」。

其實這是大錯特錯。

生病時身體的消耗更大,更需要營養來修復組織、增強免疫,這時候反而更要吃得科學和豐富。

感冒了、發燒了、做手術了,都不是減餐的理由,反而要保證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入。

第五,多樣化飲食,別吃單一食物。

老年人常常有一個誤區:吃得簡單就是健康。

於是每天早上都是白粥配鹹菜,中午一碗麵條,晚上又是一碗粥,日復一日,食物種類屈指可數。

這樣吃,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統統不夠,營養失衡是遲早的事。

每周至少要吃20種以上的食物,五穀雜糧混著吃、蔬菜水果換著來、肉蛋奶豆都不能少。

可以試著把傳統食譜翻新,比如加入南瓜、藜麥、紫薯這些粗糧;嘗試新蔬菜如芥藍、紫甘藍、秋葵,多樣化才是飲食健康的關鍵。

第六,別忽視水,喝得少照樣出問題。

老年人腎功能下降,口渴感減弱,但身體依然需要水分來維持血液循環、代謝廢物。

如果不主動喝水,容易導致血液黏稠、便秘、尿路感染、甚至誘發腦梗。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幸山輪 • 540次觀看
幸山輪 • 1K次觀看
花伊風 • 590次觀看
幸山輪 • 450次觀看
幸山輪 • 700次觀看
喬峰傳 • 290次觀看
花伊風 • 220次觀看
一條毛 • 110次觀看
幸山輪 • 340次觀看
幸山輪 • 140次觀看
幸山輪 • 120次觀看
呂純弘 • 340次觀看
游啊游 • 270次觀看
喬峰傳 • 270次觀看
幸山輪 • 130次觀看
幸山輪 • 160次觀看
幸山輪 • 490次觀看
幸山輪 • 1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50次觀看
幸山輪 • 110次觀看
花伊風 • 190次觀看